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
更多封面
首页 > 职工天地 > 人物写真

守望机场跑道,力保飞行安全——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内蒙古自治区民航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飞行区管理部场务保障室路班组场道巡视员朱华北

发布时间:2023-05-04

  “内蒙古自治区最美职工”,“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内蒙古机场集团首届空港工匠”,中国民航工会命名的“守望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这个看起来稍显严肃但笑起来腼腆的汉子在普通的场道巡视员岗位上,研发出创新成果22项,获得国家专利6项,各类奖项16项,他就是朱华北,是大家公认的“创新达人”。

  15年如一日,守望机场跑道,力保飞行安全,朱华北在民航机场场务保障岗位上,坚持勤学多思、求真务实,练就不凡本领。他先后攻克多个业务保障技术难题,研发的多项机场保障设备属于国内首创。2021年,研发的“航空器除冰废液净化再利用”项目获得全国中华总工会职工创新补助,是全国民航系统仅有的两个补助项目之一。他通过自主研发的一系列创新成果解决了一线保障中遇到的难题,提升了工作效率及机场运行安全裕度,是草原空港当之无愧的杰出人物。


  勤学多思精业务

  看着笔直的跑道上不断起降的飞机,朱华北说:“这是我梦开始的地方。2007年,一名24岁的稚气青年正式加入呼和浩特机场飞行区管理部这个大家庭,成为了一名场道巡视员。刚入职的他,每天最大的兴趣就是在工作之余研究场道维护相关的各类设备。仅半年时间,他就把工作中能遇到的所有场道机械设备都摸了个透。一台台陌生冰冷的机器通过他的探索与钻研变成熟知的“朋友”。当时,呼和浩特机场有两台机场道面除冰雪热吹车。这类车辆的保养过程十分复杂,每年机场都需要邀请设备厂家人员上门维护保养。年轻的朱华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默默跟在厂家维护人员的身边“打下手”,在心里认真记下保养操作步骤。用自己休息的时间,一个人对着报废的发动机模仿厂家人员操作。回忆、模仿、试错、重来;再回忆,再模仿,再重来,一钻进去就忘记了时间。就这样在无数次的揣摩、无数次的练习中,朱华北一点一点地摸清了维护保养的全部操作过程,甚至可以在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的情况下熟练地独立完成热吹车的保养工作。当得知呼和浩特机场这个“打下手”的员工已经可以完成热吹车的保养工作时,设备厂家人员都大为吃惊,直呼不可能。“其实不难,只要大家想学,都可以掌握这门技术的,我只是多一些好奇心,所以比大家早一点罢了。”朱华北淡淡地说。为让呼和浩特机场的更多场务人可以掌握这门技术,朱华北又无私的将他的学习经验编写总结成操作手册,并且一个零件一个零件,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现场操作,让同事直观明了的进行学习,让身边的同事成为了可以保养维护热吹车的飞机发动机的专业技术人员。朱华北也在兴趣的驱动下,尝到了探索钻研的甜头,找到了职业方向和发展的信心。

  2010年,呼和浩特机场配备了新的道面除冰液撒布车,由于没有专业的加注设备,如何提高除冰液加注问题成了解决跑道除冰雪工作的痛点。朱华北再次站在了前面,牵头成立攻关小组。经过反复试验,用废弃的除冰液盛装桶制作出呼和浩特机场第一个除冰液加注系统,使除冰液加注时间由原来的50分钟缩减为20分钟。同时,让废弃的除冰液桶“变废为宝”,为机场公司节约资金30万元。这套完全自主设计和制作的系统,在2013年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再一次的成功,使朱华北心中“立足自身岗位,创新解决难题”的种子生根发芽。


  实干带动在日常

  在此后的多年,朱华北默默扎根在一线岗位,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主动观察一线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带着发现问题的眼睛去工作,始终保持主动思考,已成为朱华北多年来的工作习惯。道面应急保障效率低,他自主开发了“机场道面应急抢修车”将道面抢修所需的设备机械集成,实现了应急情况下道面维修“开车即来、来之即修、修完即走”的高效模式;机场鼠药投放效率低且有安全隐患,“电子鼠药投放器”在他手中诞生;消除安全隐患改善作业环境的助航灯光多功能维修车;提高除冰雪效率的“跑道除冰液加注站”;降低车辆油耗,减少尾气排放量的“除冰雪车辆节能降耗改造”……15年如一日的发现问题,一项又一项创新成果诞生,一个又一个的痛点得以解决。目前朱华北已累计为机场节约资金500余万元。

  朱华北深耕岗位,沉心钻研的精神带动了他的身边人。科室内的成员都积极加入到了他的创新团队中。“我们平时遇到什么困难或者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愿意和他分享,他会用自己的创新经验,为我们理清思路提供方法,指导我们将想法变为现实。现在讨论研究创新解决方法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工作习惯。”团队中的小杨说道。

  近年来,“我要创新,不怕失败”的创新氛围感染了部门越来越多的青年员工。在内蒙古机场集团创新机制的支持和培养下,仅一年,飞行区管理部员工就成功孵化落地创新项目16项,申报集团“五小”创新项目评比32项,分别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和优秀奖8项。

  勇于创新不止步

  随着中国民航“绿色机场”建设的不断深入,广大中小机场受技术与投资规模限制,飞机除冰废液处理成为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难题。2021年,朱华北再出发,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将航空器除冰废液净化“降级再利用”解决思路。组织团队潜心研究,历时180多个日夜,反复实验200余次,在上千条数据中发现了实现除冰废液净化的科学配比,仅用9万元开发出了“除冰废液净化再利用系统”,一举攻克飞机除冰废液处理这一行业难题。“除冰废液净化再利用系统”通过将使用过后的废弃除冰液净化后降级作为道面除冰液使用,减少了机场除冰废液的排放量,解决了目前广大中小机场航空除冰废液处理的难题,在助力绿色机场建设的基础上,为机场节约了道面除冰液购置费用。项目投产后,仅在呼和浩特机场每年就可减少除冰液排放150吨左右,节约资金87万元,有着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朱华北没有止步于此,在解决了本场的难点问题后,他着眼内蒙古机场集团中小机场较多的特点,考虑到这些年旅客吞吐量只有几十万的小机场,冬季除冰雪仅能回收3—5吨,不能直接排放但又缺乏处理设备与技术的两难境地。他提出了研制集成式可移动除冰废液净化车,为内蒙古机场集团各成员机场提供“上门净化”服务。通过用可移动设备解决内蒙古机场集团12家成员机场除冰废液环保问题,预计每年可为内蒙古机场集团节约道面除冰液240吨,节约资金140万元。此项目得到了内蒙古机场集团公司、呼和浩特机场公司的大力支持,同年就被列入全国总工会职工创新名单,成为民航系统仅有的2个项目之一。

  如今39岁的朱华北,每当人们问起他,是什么使他研发了如此多的创新项目时,他依然笑的腼腆。他说:“能取得这些成果,源于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源于团队成员的悉心帮助。我没有那么,我只是学习做一个工作中的有心人,只是在平时下的笨功夫更多一点而已。”

  “做工作中的有心人,多下一点笨功夫。”这句话朴素却又蕴含着朱华北15年的坚守,也正是这样的坚守使得每一次的不可能变为可能,使每一次“灵光乍现”得以落地。在未来,朱华北将继续带领部门其他成员走在不断开展技术创新的前线,求真务实、初心如磐、笃行致远,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崇高使命,为内蒙古机场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王瑞波)

    责任编辑:王瑞波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

图片1.pn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