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
首页 > 职工天地 > 人物写真

薛占军:毛乌素沙漠深处的“绿色沙棘”

发布时间:2017-09-05 来源:

  

    在陕蒙交界的毛乌素沙漠,一种并不起眼的绿色灌木常常映入眼帘。它们顽强地钻透黄色地表,逐渐把把沙地浸染成象征生命的绿色。它们耐旱、抗风沙,易生易长,充满生机。它们便是沙棘。

  薛占军,作为一名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大柳塔煤矿工人,就像沙棘一样,扎根在沙漠深处、奉献在沙漠深处。他用青春、热血和智慧,奏响了一曲充满激情、斗志昂扬的“当代煤矿工人进行曲”。

  不服输的“拼命三郎”

  1990年进入神东煤炭集团大柳塔煤矿的薛占军,现已是大柳塔煤矿连采三队的队长。27年的时间,薛占军从一名高考落榜生,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

  1988年高考落榜后,我在榆林市供销社工作了一年多时间,日子过得不富裕倒也不窘迫,但是总觉得过于清闲平淡,老觉着自己可以干点什么。后来机缘巧合地就来到大柳塔成了一名煤矿工人。”谈及初入行时,薛占军语调显得很轻松。事实上,由于当时大柳塔煤矿刚刚开建,生产环境恶劣,井下劳动强度大,仅试用期内,与薛占军一同试用的200多人中就有近半数的人因无法适应而主动离开。

  薛占军说:“也打过退堂鼓,尤其是在刚工作了一周,就经历了同岗带班师傅在打锚杆时被‘锅底石’打断了脊椎的事情。”或许是回想起了当时血淋淋的一幕,薛占军眉头紧皱,说到:“我母亲是一名老党员,她常说‘遇到事情得冲在前头’。这句话我从小听到大,可能无形中让我有了一种责任感,最终我留了下来。”

  这一留就是27年。这27年里,薛占军见证了煤炭价格高企的“黄金期”,也经历了断崖式下跌的“寒冬期”,但这些都没能动摇他的决心。

  20097月,薛占军升任大柳塔煤矿连采三队队长。一任职,考验便接踵而至。“兵头将尾不好干啊,”薛占军说,“当时感觉还真是‘福无双至’,还没来得及庆祝当队长呢,就先开始头疼了。”

  最先让薛占军感到头疼的就是,连采三队遇到了大柳塔煤矿建矿以来最薄的薄基岩,“只有2.6米,上面全是沙,”薛占军回忆到,“一个不小心就容易造成顶板破碎,那必然导致严重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啊。”薛占军摇摇头,当年的重压溢于言表。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薛占军跟这处薄基岩“杠上了”。每天只睡4个多小时,而井下一呆最少也得12个小时。白天紧盯现场,夜里制定措施。薛占军说:“我这人也轴,不轻易服输。”正是这股不服输不言弃的轴劲儿,助薛占军不仅攻克了这一难关,还创造了大柳塔煤矿连采单月进尺1860米的最佳纪录。

  紧接着更为严峻的考验来了——世界首套快速掘进系统要在连采三队进行工业性试验!

  薛占军从事连采工作近20年,对连采工艺可谓烂熟于心,他深知传统连采工艺的弊端——支护老是跟不上掘进,经常是掘的快、支的慢,造成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工作面移动设备多,设备来回挤人的事故时有发生。有了这套快掘系统,就能够实现掘、支、运平行作业。但是,正如薛占军自己所说“果实没有那么容易被享用。这可是世界首套啊!什么可以借鉴的经验也没有。”“当时心里就一个想法:为了掘进面工作的矿工兄弟们能不再那么辛苦,干吧!”薛占军说。

  接下来的日子里,薛占军面对的困难是一个接一个。首先是系统后配套的八臂锚杆机由于体积过大无法入井,必须在在井口完成拆解,可40多吨重的庞然大物拆起来并不容易。薛占军带着兄弟们一边拆、一边看、一边记、一边学、一边问。“全队上下忙乎了6个多小时,才把这个‘大家伙’运送到井下。”薛占军用“大家伙”形容八臂锚杆机。在系统试生产过程中,问题更是接踵而至,由于系统是第一次进行井下工业性试验,各设备存在的设计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设计当中缺少破碎机和转载处联接不紧密这两大问题。一割煤就会堵,一运行就撒煤。“我们用大锤砸大块,用铁锹清煤,几乎一刻不停。这一批兄弟们使不上劲了,就赶紧换一批人顶上。等到吃班中餐的时候,大家双手都抖到端不起来饭盒了。”薛占军心疼地说。

  为此他积极同厂家单位交流沟通,并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对系统进行不断地改进完善。迈步钢性架重量大,拉架困难,他设计增加了泵站系统,提升拉架效率;八臂锚杆机使用的铁丝网搬运困难,他就在锚杆机上设计了储存点,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随着快掘系统日趋完善,进尺记录被不断刷新。201312月,月进尺1902米;20143月,日进尺101米,月进尺2514米;20148月,月进尺3088米;20152月,单班掘进88.7米,圆班掘进158米,刷新了煤矿掘进的世界记录。这一记录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煤矿的掘进水平超越欧美发达国家,领跑世界。

  20144月,薛占军随集团领导前往澳大利亚的煤矿考察。在考察时他惊讶地发现,井下工人的防护设备居然没有口罩!当地矿工告诉他,由于作业中粉尘产生极少,根本就不需要佩戴口罩。这令饱受粉尘困扰多年的薛占军深受刺激,他下决心要解决井下生产粉尘控制难题。

  “我这人有个特点:想干一件事,就一定要干成。”薛占军说。回国以后,他就和全队上下一起潜心钻研国内外已有的各类降尘方法,最终确定了用“长压短抽”的通风方式降尘。通过这种方式,掘进工作面的呼尘浓度已经从原来的28.8mg/m³降为1.6mg/m³,远低于国家规定水平,长期困扰掘进作业员工的粉尘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我就觉得,人一生总要干点事,等到退休以后回忆起来,能有一点成就感,这就很好了。”薛占军平静地说。

  薛占军,有着西北汉子的执着,只要选择便无怨无悔,矢志不渝;有着新时代矿工的崭新形象,敢于探索,大胆创新;更有着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吃苦在前,甘于奉献。他就像沙漠中的绿色沙棘,为大柳塔矿区、为整个煤炭行业,默默地留下了一抹生命的翠绿。        

  /高智倩 神华神东集团工会   /神华神东集团工会)

  (责任编辑:高智倩  审稿:邰燕凌)

薛占军.pn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