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
首页 > 职工天地 > 人物写真

吴志鸿:专注22年,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

发布时间:2017-09-05 来源:

  

      近日,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重集团”)技术中心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理化检测与失效分析中心化学分析室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吴志鸿在2017年包头市“五一”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包头工匠”荣誉称号,这是冶金电力类获此殊荣的唯一的女工匠。

  今年45岁的吴志鸿自1995年进入北重集团以来,从事化学分析检测工作已22年,熟练掌握石油产品分析、 湿法分析、 仪器分析等各种技能,2014 年在自治区举办的工业化学分析员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第一名。

  有“强迫症”的“大工匠”

  518日,笔者走访了“包头工匠”吴志鸿,记录了一名优秀工匠的成长之路。

  在技术中心理化大楼的化学溶样实验室,笔者看到了一位中等身材、一头短发中夹杂着不少白发,身穿白大褂的女师傅,正用量筒测量溶液的体积,还不时记录测量数据。

  待笔者说明来意后,吴志鸿停下了手里的实验,带笔者来到她的创新工作室。在办公桌上,有一本读了一多半的《钢铁与原料分析》。吴志鸿说道:“我这个人平时也没有什么爱好,就是喜欢看书、做实验,平时周末没事,就在家做烘焙,不停研究各种原料配比,感觉跟做化学实验差不多。”

  吴志鸿说:“1995 年我刚参加工作时,从事化学分析中传统手工湿法滴定工作。很多人认为这是最不起眼的工作,我记得当时还有人为我鸣不平,认为让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的高材生干这种小事简直就是大材小用。但我并不认为自己的工作不重要,接到任务安排后,我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当时公司在化学分析方面,手工湿法分析主要还是沿用国标上的分析方法,现有的工作条件没有系统的技术和成熟的方法。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不仅能熟练掌握日常生产样品的手工滴定分析、比色等分析方法,还针对原来繁琐、复杂的分析方法的每一个步骤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实验室现有状况对原有方法进行了一系列修正和改进,许多工序繁琐,耗费人力的方法,在保证数据结果质量的前提下,变得简单易懂,便于操作。”

  2016年,北重集团要参加石灰石中氧化钙含量分析的能力验证,当时是拿等离子光谱仪进行氧化钙含量分析,结果上报的数据出现严重偏差,领导找到吴志鸿,让她找出原因。

  接到任务后,吴志鸿就想到还是使用最原始、最传统的手工湿法滴定进行试验,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一次滴取五毫升,不停的重复,第一天试验做完,换算出来的值与标钢合不上,就再找原因,推翻重来,白天在单位做实验,晚上回家就查阅资料,把 250ML 的溶液都快滴完了,前前后后,做了七八十次,有时候一站就是一天,重复了三天,换算出来的值与标钢终于合上了,上报结果以后,一次就通过了能力认证。

  讲到这段经历的时候,吴师傅告诉记者:“这是我上班以来记忆最深刻的一次试验,那时候半夜睡觉突然想起来有可能是哪个数据不对,就立马起来查资料、做记录,我就跟有‘强迫症’似的,在工作中不允许有一丝偏差。”

  唯一的爱好就是:一门心思做实验

  45岁的吴志鸿从来没有化过妆,也没有涂过护肤品,一门心思就做实验,钻研工作。

  2012 12 月,吴志鸿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的国防科工局基础科研项目“超高强度炮钢标准物质的研制”完成,2013年通过国防科工局组织的验收。

  由于吴志鸿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在2013年,技术中心成立了“吴志鸿创新工作室”。

  “掌握的知识只是一个基础,不断探索新技术,研究新方法,把基础应用到实践当中,我们才能走的更远。”吴志鸿这样总结了创新工作室的方向。

  新型坦克炮材料作为北重集团新研发的炮钢材料,为保证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加入了一些稀土元素,这些稀土元素的化学成分含量是研发单位关注的焦点。公司有关单位从未开展过钢铁材料中稀土元素的分析,而资料书中的传统方法,在公司实验室现有条件下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能否精准高效地分析出新型炮钢及其炼钢炉渣中稀土的化学成分含量,对研究单位快速对产品性能质量做出判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吴志鸿和她的团队围绕着“改进炮钢渣样的溶样方法” “研究分析炉渣中氧化镧和氧化铈仪器分析方法”等技术问题,设计出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验对所设计出的方案加以改进,最终成功攻克了新型炮钢及其渣样中稀土元素含量检测的难题。到目前为止,该方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技术中心的稀土检测领域。

  她是一位好老师,但不是一个合格的妻子、称职的母亲

  “化学分析的实验过程必须明白每一步要做什么,只有理解了每一步的意义,你才能知道结果是怎么来的,才能保证结果准确”。面对刚工作不久的徒弟苗继伟,吴志鸿在滴定高碳铬铁的实验中耐心地指导。

  由于近几年来技术中心化学老员工相继退休,而顶替上来的都是些欠缺经验的年轻人,在检测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每当这个时候,总会有一个熟悉身影给他们指导,他们都习惯性地尊称她为“吴老师”。

  在领导眼中,吴志鸿是骨干,“把活交给她,我们100个放心。”2013年吴志鸿荣获“包头市第一批‘5512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2015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在同事眼中她是这样的:不爱说话,同事间的家长里短她也从不参与,但谁要遇到大事小情都爱找她商量。“我遇事比较淡定,大家可能都信任我吧,觉得我比较靠谱。”吴志鸿说。

  在领导、同事、徒弟心中这么好的吴老师,但在家人、丈夫和儿子眼里却不是个合格的妻子和称职的母亲。

  “大部分同学都是妈妈去给开家长会,我都上初中了,您都从来没有给我开过一次家长会,难道就不能请个假吗?”面对13岁儿子的抱怨,吴老师总说:“你爸爸去就行了,妈妈顾不上,下次一定去。”

  丈夫谈到吴志鸿的时候,也跟记者抱怨起来:“当时妻子怀孕4个月了还去出差,我父母对此不理解更不支持,我们结婚6年,她才怀上孩子,家人哪能放心啊!后来儿子还不到10个月,还没有断奶呢,她又出差走了,借此把孩子奶也断了,是孩子的姑姑和小姨帮着把孩子带大的。”

  吴志鸿谈到家人,总感觉亏欠家人太多:“我已经很久没有陪母亲逛过超市了,最近终于有时间带她去逛了一次超市。现在工作没有以前那么忙了,下班后,我就跟儿子一起学习,辅导儿子写作业,周末还会给他们做烘焙吃,节假日会带着老人和孩子去近郊玩玩。”

  专注 22 年,将工作当成事业来做,把它做好,并做到极致,这就是“工匠精神”。

  (/图 郭新燕 刘颖炀)

  (责任编辑:高智倩  审稿:邰燕凌)

2、吴志鸿.jp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