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愿加入中华全国总工会,遵守工会章程,执行工会决议,履行会员义务,积极参加工会活动……”伴随着铿锵嘹亮的誓言,5月28日,在自治区建筑建材交通机冶工会于内蒙古乌兰恰特群众艺术馆项目工地举办的学党史、办实事,组建项目工会,发展农牧民工入会,宣贯《保障农牧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暨集中慰问农牧民工行动中,来自内蒙古腾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银都府邸项目部、内蒙古腾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乌兰察布国际旅游城项目部、中建三局贾国龙功夫菜呼和浩特市二级厨房项目部、中建二局一公司内蒙古艺术学院新校区项目部的300多名农牧民工,代表在22个项目工地工作的5800多名农牧民工,庄严宣誓,正式加入中华全国总工会。自治区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会主任赵雁滨出席活动。
集体宣誓正式加入工会组织
此次活动旨在落实好学党史、办实事和工会进万家工作部署,切实做好农牧民工合法权益维护工作,增强农牧民工的归属感、幸福感、安全感。活动现场,举行了未建会项目工地建会仪式,相关领导为未建会的内蒙古腾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银都府邸项目部和乌兰察布国际旅游城项目部,中建三局贾国龙功夫菜呼和浩特市二级厨房项目部,中建二局一公司内蒙古艺术学院新校区项目部授组建工会会牌。此次建会的项目部有来自国企、央企、民营企业和内蒙古地区的企业,来自这些企业的农牧民工代表现场领取了工会会员证,参加活动的全体农牧民工集体宣誓正式加入工会组织。
赵雁滨为未建会项目部授牌
赵雁滨为农牧民工代表送上工会会员证
项目工地工会的成立,进一步规范了农牧民工入会工作,保证农牧民工既不会重复入会,也不被遗漏,有利于保障农牧民工合法权益,增强农牧民工的归属感。自治区建筑建材交通机冶工会通过前期开展学党史、办实事的“三问”活动,了解到建筑行业农牧民工和劳务派遣工期盼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包括建筑农牧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谋福祉,是工会组织的应尽职责。开展此次活动是学党史、办实事的集中行动,也是全区建筑系统推进工会组织建设和发展农牧民工入会、加快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一次推进会,全区建筑系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建会行动。
在活动现场,自治区建筑建材交通机冶工会与区总法工部联合开展了宣贯《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活动,邀请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律师高钢军为现场的农牧民工解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据了解,该《条例》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第一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专门性法规,是依法治欠的重要体现和制度保障,从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工资支付行为、明确工资清偿责任、细化重点领域治理措施、强化监管手段等方面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作了规定。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对我国长期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提出了更为完善的法治方案,为各级行政机关依法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是推进我国劳动关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律师解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宣贯活动后,举行了集中慰问农牧民工行动,为320名困难农牧民工发放了慰问品。
赵雁滨为困难农牧民工发放慰问品
活动结束后,赵雁滨实地参观了内蒙古乌兰恰特群众艺术馆项目工地,并对相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推进建筑农牧民工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农牧民工群体的能力素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工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工会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近期,住建部、全国总工会等单位为根本解决当前严重制约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建筑产业工人面临的工作临时性强、流动性大、作业时间长、环境恶劣、老龄化严重、企业归属感差、文化程度低、技能培训不足、劳动权益与社会保障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制定了《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现有劳务企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专业作业企业、鼓励建设建筑工人培育基地、加快自有建筑工人队伍建设等11项主要任务。其目的是实现我国建筑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将传统意义的建筑业农民工转变成为新型建筑产业工人,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建筑工匠,优化建筑业劳动力结构、加快行业改革、推动产业升级,助力我国从建筑业大国向建筑业强国转变。努力形成一支秉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建筑工人大军。全区建筑系统各级工会组织将以此为契机抢抓机遇,及时推动将建筑产业工人改革纳入自治区和各级地方、各建筑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总体目标中一体推进,积极参与政府有关部门推动劳务企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专业作业企业、建设建筑工人培育基地的实施,做好工会组织建设和发展会员工作、落实建筑工人技能培训、保障建筑工人合法权益,推动建筑行业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建立健全保障薪酬支付的长效机制、完善社会保险缴费机制,切实维护建筑工人的权益。
(文/图 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