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齐艳同志,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的,和她打过交道的各族干部、群众感触最深,她扎根学前教育35年,凭着对党的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把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热心,全部默默熔铸于自己的事业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幼儿的爱戴、家长的赞誉、同行的好评、领导的褒奖,先后获得乌海市优秀教师、乌海市抓党建好书记、乌海市“三八红旗手”、自治区幼儿教育先进工作者等殊荣,她管理的幼儿园先后被评为乌海市民族团结进步学校,自治区示范幼儿园等。这一张张的荣誉证书,不仅见证了她春夏秋冬的辛勤耕耘,也为她在教育领域赢得了远比金杯、银杯更珍贵的口碑。
不忘初心,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做好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作为乌海市海南区第一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她始终把民族团结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引领,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工作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主题实践相结合,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家园共建活动,为促进各民族教师、家长和幼儿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不懈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齐艳同志结合幼儿园的优势和特点,创建了“一线两点三融合”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思路,即:以党建为主线,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多干一点、干好一点,实现党建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融合、与教育教学工作融合、与网络学习融合,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教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真抓实干,创造性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齐艳同志以科学的管理为基础,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当作一份责任来对待,当作一门科学、一项事业来实践。她基于园所文化理念及课程模式等,根据工作实际,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鲜明主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凝练形成了“一三六”工作方法,即以“一个宗旨”凝聚人心,以“三个抓手”团结交融,以“六个结合”构建和谐,深入实施“金种子”工程和“石榴籽育人”工程,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工作。
“一个宗旨”:即在“提升每一位孩子健康生活品质”的办园宗旨总领下,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幼儿园的每一个环节,“进课堂,进头脑”,让民族团结进步走进孩子们的集体活动、走进区角活动、走进户外游戏中。
“三个抓手”:抓领导班子,分工明确且互帮互助,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作出努力;抓教师队伍,全体教师在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以理性辩证的态度汲取各族文化的优秀成果,达成文化认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成长,让传统文化彰显出更长久的生命活力;抓幼儿日常教育,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通过集体活动、游戏等方式教育引导幼儿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将民族团结根植于幼儿心中。
“六个结合”: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等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通过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认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环境创设相结合。在班级走廊开辟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文化长廊,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各民族的民风、民情、民俗。各班级创设了以民族饮食、服饰、节日等习俗为主的板块,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展示,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团结的教育。
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一日活动相结合。依托幼儿园、家庭、社区等资源优势,将爱国教育、养成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在入园、活动、进餐、午睡、盥洗、离园等各个环节中。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爱集体 爱家乡 爱祖国”、“了不起的中国”、“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都讲普通话”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纳入园本课程教学计划,渗透在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中,让幼儿从小树立家国情怀,从小知道真善美,培养爱国、爱家、爱园、爱友、爱己等优良品质,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特色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主渠道作用和主阵地作用,在生活体验吧体验制作各民族美食;利用纺织编制功能室感受传统民族扎染技艺的魅力;利用户外涂鸦区域绘制各民族人物风俗等,让孩子们在共享功能室、户外游戏等特色活动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为孩子们的探索提供更多形态的环境和机会。因地制宜打造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踩高跷”、“竹竿舞”、“拔河”户外游戏活动,在中华传统文化题材的游戏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积极、主动、合作的乐观心态,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节日活动紧密结合。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元旦剪纸迎新年”、“春联年俗大荟萃”、“元宵节灯谜大家猜”等蕴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彩活动,让幼儿从小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等,增强了幼儿对伟大祖国自豪感,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种在孩子们心里。
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家园共育相结合。坚持家园共育思维,形成宣传教育合力,利用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让家长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性;借助资源优势,深化与周边社区合力宣传教育,幼儿、教师、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发放倡议书,形成园内园外、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宣传教育大平台,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真情服务,促进各族群众守望相助
齐艳作为一园之长,她时时刻刻都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园中每一个孩子,不仅“为人师”,更是“为人母”。爱是最好的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通过幼儿的眼睛在其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他们的思想起着无声无息的影响作用。园中有一个孩子叫智科荣,父母离异,他跟着父亲在海南生活,哥哥跟着爷爷在老家生活,偏偏智科荣的父亲身体有病,没有工作能力,只能勉强靠送快递维持生计,还要给老家寄一些生活费。虽然智科荣家享有国家的扶贫政策,但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仍然是远远不够的。齐艳同志知道了智科荣的家庭状况后,为他申请减免了幼儿园的部分费用,还时常给智科荣小朋友送去衣物、牛奶、水果等生活必需品及慰问金。待智科荣从幼儿园毕业上小学的时候,齐艳同志又为他购置了书包、铅笔盒等必备的学习用品,智科荣拿着新书包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他说他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像园长妈妈一样的有爱心的人,去帮助更多人。
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齐艳同志带头深入包联贫困户家中宣传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了解他们的烦心事、揪心事,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情况制定了精准有效的帮扶措施,定期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蛋、奶等生活必需品,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真正送到了结亲对象手里。
她辛勤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心尽力、努力工作。她始终牢记自己的教育使命,永葆自己的教育初心,将自己的责任、热情、智慧和心血全部奉献于教育工作中。在她和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海南区第一幼儿园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盛开、民族团结教育深入人心,各项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
责任编辑:吴昊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