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
更多封面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专栏回看 > 喜迎中国工会十八大——工会代表专访专栏

喜迎中国工会十八大——工会代表专访

发布时间:2023-09-14 来源:
  喜迎中国工会十八大工会代表专访

  传唱鄂温克民歌的草原百灵

  ——记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鄂温克旗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文艺辅导员萨日娜


  萨日娜是鄂温克旗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的一名文艺辅导员,她扎根基层近20年,用满腔热血坚守文化事业,真情服务群众,用文化浸润百姓心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送文化下基层是萨日娜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冬日的草原寒风凛冽,白毛风一刮身体瞬间感觉被冻透;夏日的草原毫无遮蔽,在烈日炙烤下站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但在萨日娜眼里,这些困难都可以克服,凭借服务群众的赤诚之心,她常年走嘎查、进牧区,深入学校、社区,每年开展基层惠民演出50余场次,从节目编排到舞台设计,她和同事们结合主题,精心构思,不断创新形式,打磨细节,只为创作出高质量的文艺作品,让老百姓感受到党的政策带来的幸福生活,将文化惠民真正落到实处,送到千家万户。她的足迹遍布全旗44个嘎查,让各族群众享受到了优质公共文化服务。
  尽管演出辛苦,但萨日娜依旧全身心投入。排练室里,每天都能见到她和同事们在紧张有序地排练,特别是在每一场民歌演出之前,她都加班加点练习,从动作到表情,从节奏到情感,反复琢磨,有时一个音节都要练习上百遍。她说,偏远牧区的牧民能看到一次文艺演出很不容易,一定要把自己的最高水平拿出来展现给基层群众。
 
  草原民歌传播的最美声音

  在送文化进基层活动中,萨日娜发现,会唱鄂温克民歌的人越来越少。出于对鄂温克民歌的挚爱和挖掘传承的责任心,她积极参与鄂温克旗非遗保护工作,多次深入基层进行鄂温克民歌收录、鄂温克民间故事田野调查、非遗传承人专访等工作。萨日娜和老师团队对全旗8个项目类别的42个项目进行详细调查,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了60首鄂温克民歌的编曲、录音及演唱工作和鄂温克民间故事100首的实录工作,为鄂温克民歌、鄂温克民间故事申报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作出了突出贡献。
  萨日娜深知,民歌的活力不止收集整理,更在于传播,只有人人口中传唱,鄂温克民歌才能焕发真正的生机。于是,萨日娜将传统民歌进行艺术处理,教给更多的人,通过这样口授的方式,传承保护发展这一艺术形式。
  嘎查社区里常能听到萨日娜洪亮高亢的声音,几乎每天她都要为群众教唱民歌。大家学习民歌的积极性很高,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风雨无阻,有些居民群众虽然语言不通,但还是热情不减,萨日娜就帮忙注音标识,他们都是萨日娜日复一日坚持教唱的动力。她不仅教群众唱鄂温克族民歌,还自己学习其他民族的歌曲,熟练掌握后来教大家学唱。跟她一起学唱民歌的人越来越多,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每年她为基层群众义务进行民歌辅导培训近200次,受益群众达4000人。
  疫情防控期间,萨日娜还在网上开设民歌教学课程,把教唱的鄂温克族民歌进行录制和后期编辑,制作成视频,通过鄂温克旗文化馆公众平台进行发布,让群众在家通过手机就能学唱民歌。
 
  扶贫一线的贴心人

  辉苏木是鄂温克旗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帮扶的嘎查,萨日娜作为土生土长的辉河人,主动请缨,开展帮扶工作。她每周都来到帮扶对象家中,充当鄂温克语翻译,协调帮扶单位帮助牧民解决就学、就医等实际困难。当得知一位老人因骨质增生严重,无法正常生活时,萨日娜与帮扶单位积极协调资源,联系到一位北京专家专程到旗里进行手术,同时积极联系当地相关部门,落实医保政策,为患者解决了医治费用问题。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4年时间里,萨日娜为帮扶对象协调解决了15万元医疗费和10万元生活救助金。萨日娜说:“我的家乡就是辉河,单位帮扶的嘎查也是辉河,我作为本地人,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帮扶牧民,让他们都过上好日子。”
  今年,萨日娜当选为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她表示,将继续用青春点亮群众的文化梦,用专注铸造群众文化品牌,用热爱坚守群众文化舞台,认真履行代表的神圣职责,真诚倾听广大职工群众的心声,真实反映他们的意愿,充分展现新时代基层文艺工作者的新面貌、新风采。
 
  责任编辑:吴昊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