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凝心聚力、五年砥砺奋进,逐梦新时代、巾帼展风采。占职工人数30%以上的我区女职工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承担着社会和家庭双重责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教诲的,男女共有一个世界,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和偏见,将使社会更加包容和更有活力。为了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挥女职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建功新时代的重要作用,自治区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团结带领全区工会女职工组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围绕大局、突出特色,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引领广大女职工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以女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领女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以关爱女职工,竭诚服务女职工为己任,让女职工在改革发展中共享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谱写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绚丽篇章。
服务改革发展
女职工提素建功成果丰硕
女职工提素建功活动蓬勃开展。以“中国梦·劳动美---女职工在行动”为主题,突出女职工特点,组织引导女职工积极参加建功“十三五”劳动竞赛和百万职工技术大比武等活动,制发了《关于深入实施女职工提升素质工程,为“十三五”建功立业活动方案》,自治区总工会与妇联、共青团联合召开了“认真实施开展争创自治区三八红旗手(集体)建功“十三五”行动活动”启动仪式,在此项活动中选树4个集体和10名个人荣获自治区“三八红旗集体和个人”,有4名个人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五年来,有150余万人次女职工参加了各具特色的劳动竞赛和技能比武活动;制发《关于开展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方案》,培育女职工创新工作室200多家,激发女职工的创造活力,涌现出内蒙古电力超高压贺卫芳巾帼创新工作室、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王梅女职工创新工作室等一批受到全国表彰、创新成果显著的女职工创新工作室。以300多所女职工教育培训学校、周末学校和培训基地以及9所全国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为平台,组织50多万人次女职工接受技能培训。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举办培训班、讲座、流动课堂8434期,共培训女职工176.7万人次。
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叫响做强“五一巾帼奖”品牌。选树具有时代特点,富有开拓创新和奉献精神的女职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五年来,推荐选树61个先进集体和61名先进个人受到全总的表彰,其中有2个集体和3名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双十佳”集体和个人。自治区总工会共表彰了240个全区五一巾帼标兵岗、360名全区五一巾帼标兵。各级工会组织以选树表彰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让广大女职工满怀激情,涌现出大批女性工匠人物、劳动模范和创新团队带头人,在建功“十三五”的行动中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汇聚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正能量。
聚焦生育保障,
依法维权成果显著
五年来, 自治区女职工委员会紧紧围绕生育政策调整后女职工利益诉求,主动作为,从源头参与宏观维护上加大维权力度。参与第三次《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修订和论证工作,实现女职工产假从98天提高到158天、男职工护理假从10天提高到25天;努力构建新形势下女职工组织源头参与、依法维权机制,加大调查研究工作力度,先后完成了《关于“单独两孩”政策与女职工权益保障情况调研报告》《非公企业女职工“四期”保护和权益保障情况调研报告》《关于我区女职工生育保障情况的调研报告》《家政服务业女职工特殊权益保障情况综合情况报告》《自治区总工会关于生育政策调整后如何帮助青年职工解决后顾之忧的调研报告》等7篇调研报告,向有关部门反映了女职工利益诉求和工会的主张和建议。配合自治区妇儿工委完成自治区及全总部署的《2011--2020妇女发展纲要》中期评估工作和评估报告,在全国“两纲”督查汇报会上,就推进全区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进行了专题汇报;作为牵头单位协调财政厅、人社厅、妇联针对“女职工卫生费偏低”问题召开协调会议,形成了《关于提高女职工卫生费调研论证报告》和《关于保留女职工卫生费项目并提高补贴标准的请示》,通过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积极反映女职工卫生费偏低的问题,依法推进保障女职工特殊利益。
五年,叫响“女职工维权法律宣传行动月”品牌。全区开展形式多样普法宣传活动2000多场,编印了《女职工权益保障法律法规文件选编》(1、2)册,做到法律宣传月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进社区,有效地提升了女职工学法、懂法、用法,依法维权的意识。五年来,各级工会参与地方人大、政府部门涉及女职工权益保障执法检查131次,开展女职工劳动保护监督检查528次,有效维护了女职工的特殊利益。
紧贴女职工需求,
关爱服务细致精准
深化“女职工关爱行动”,秉承职工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以女职工需求为导向,形成了健康关心、母婴关爱、心理关怀、子女助学、婚恋服务“五位一体”的女职工关爱体系。
建设“爱心妈咪小屋”,做优做实。从2014年首批试点建立6家“爱心妈咪小屋”开始,截至2018年,自治区总工会共投入资金313 万元,建成自治区级爱心妈妈小屋316家,地方工会投入上百万元,累计建立爱心妈咪小屋近500家。推动建设母婴室1万多家,成为集女职工孕期休息、产后哺乳、心理疏导、育儿交流、科普宣传为一体的服务关爱女职工的温馨驿站。积极推进职工子女托管服务工作,协调帮助试点单位霍林郭勒市总工会到北京学习观摩,推荐我区2家单位被全总命名为“全国爱心托管班”。
落实“健康内蒙古2030实施方案”,构建起特病保险保安心、公益讲座早预防、妇科筛查早发现、医疗救助保治疗的健康实事工程。启动了“平安助健康”项目,五年来累计有45万多人次女职工参加了特病保险,每名出险女职工还享受到“平安助健康”项目爱心救助金2000元;为2500人次的困难女职工、环卫女工赠送特病保险;组织专家免费把女性保健知识讲座送到基层,举办讲座1900多场,有60多万人次女职工接受普及预防“两癌”保健知识讲座,为广大女职工抵御疾病风险筑起保护屏障。
以“走进工会缘来为你”为主题,开展青年交友活动,满足单身职工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愿望。协调各盟市、产业工会女工委组织搭建青年职工交友平台。五年内,开展健康文明的青年交友联谊活动479场,1360多对成功牵手。开展心理关怀活动1245场次,14.34 万女职工参与活动。开展留守儿童捐助活动,共捐助了价值10万多元的书包和图书等学习用品,为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送去帮助。
引领传承好家风,
家庭文明建设有新举措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广大女职工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以开展“培育好家风——女职工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了“注重家教,培育家国情怀”“引领女性阅读,建设文明家庭”主题鲜明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制发《关于开展“培育文明家庭——女职工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举行了启动仪式。以书香“三八”读书征文活动为载体,五年来共征集征文5742多篇,征集家书837篇,200多篇荣获全国奖,4个书香家庭在全国获奖。自治区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连续五年荣获全国书香三八活动优秀组织奖。把获奖的150篇好作品编辑成书,出版了《感悟幸福》和《家·心灵的归宿》两本书,并向全区女职工赠书上万册。2018年国际家庭日期间,通过内蒙古电台宣传了好家风建设典型,通过有声诵读,用典型案例引领女性重视家庭、家教、家风,传承和弘扬好家风。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通过读书会、报告会、好书推荐、经典诵读、专题讲座、阅读分享等多种形式,把读书活动引入家庭建设,构建“家庭小书库”、制定“家庭读书时间”,让阅读来传递良好家风家教,营造文明和谐的家庭新风尚。倡导了家庭健康向上的学习理念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形成爱国爱家、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文明家庭新风尚。
以改革创新精神,
推动女职工工作创新发展
一是进一步扩大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有效覆盖。围绕全会“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行动,着力推进乡镇 (街道)、开发区 (工业园区) 、村(社区)等新经济产业集聚区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区域 (行业)工会联合会女职工组织,加强对新领域新阶层新群体女职工的组织覆盖。截至2018年底,建立女职工组织52798家,组建率93%。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建立深入基层开展互查互学工作制度。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东西盟市工会女职工工作互检、互学活动。通过亲自看、实地查不仅详细了解了地方工会女职工工作开展情况,学到了许多好方法、好经验,并且在互检工作中就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达到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五年举办了3期全区工会女职工工作干部培训班、两次全总送教上门,有500多名女工干部参加了培训;五年坚持开展女职工工作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讨活动,征集论文400余篇,增强了女职工工作干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和服务基层、服务女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四是转变工作作风,注重联系基层。深入女职工中开展对女职工重点工作和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调研和督查,注重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反映女职工关切的热点问题。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2017年,自治区政府授予自治区总工会女职工部实施“妇女儿童两纲”五年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连续五年荣获全国“书香三八”优秀组织奖。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自治区总工会和全总女工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地方各级工会组织的重视支持,更离不开各级工会女职工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开拓进取。未来,新时代的帷幕已经拉开,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自治区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将继续团结动员广大女职工坚定不移跟党走,以行动建功新时代,以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王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