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
在鄂尔多斯市召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把在企事业实行民主管理,作为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有效形式,不断扩大职工有序参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70年来,自治区各级工会组织紧紧围绕自治区工作大局,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和企事业所有制形式、组织结构、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发生的深刻变化,不断建立健全完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拓展民主管理工作领域,深化民主管理内容,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注重提高工作实效,切实提高民主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全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助推企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狠抓建制,夯实民主管理工作基础
(一)持续推进民主管理建制扩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自治区各级工会组织不断推进民主管理建制扩面。建国初期,把职工代表大会作为群众参加民主管理和监督行政的权力机构,积极在国营、公营企业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公司合营企业建立民主管理委员会。80年代初期,自治区党委转发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经委、建委、财办、总工会《关于在全区进一步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意见》有计划有步骤地使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区普遍建立和完善起来。2002年,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区企事业单位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意见》,全区加大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推行力度,不断扩大厂务公开覆盖面,要求所有国有企业、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和事业单位都要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非公有制企业也应依照法律规定,采取与本单位相适应的形式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自治区总工会始终坚持把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建制扩面与工会组建、增强活力相结合,实现“建会、建家、建制”三同步。深入基层企事业单位对厂务公开、职工代表大会建制情况进行摸底,掌握本地区企业总数、建会情况和建制情况,建立工作档案,在指导企业建会的同时,建立厂务公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录入建会数据的同时,录入厂务公开、职工代表大会建制情况;在推动企业普遍建会和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同时,全面提高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的建制率。截至2018年底,全区建会的公有制企业建立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的分别有3948个、3997个;建会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的分别有50917个、50137个。有1399名职工经职代会选举进入公司制企业董事会,有1719名职工进入监事会。
(二)深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建制工作。2005年以来,自治区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全区推行企业民主管理由国营企业延伸到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公司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工商管理局和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建立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推进已经建立工会的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建立健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召开了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符合实际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探索推进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新形式。2011年以来,自治区工会深入开展建制专项行动,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对于具备单独建制条件的企业,建立并逐步完善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在中小型非公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和行业,通过大力推行区域(行业)职代会制度,最大限度地实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对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的有效覆盖;推动公司制企业贯彻落实相关规定,在设有董事会、监事会的公司制企业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加强对各地建制工作的督促监控力度,及时做好建制工作通报,实行动态管理。全区建会的企业职代会、厂务公开建制率动态保持在80%以上,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建制率保持在90%以上。
内蒙古森工集团职代会民主直选场科级行政主要领导
神华乌海能源公司西来峰煤化公司职工
正在查看公开栏内容
二、完善制度,提升民主管理规范化水平
(一)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制。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企事业民主管理工作,把厂务公开工作纳入对工会工作的实绩考核目标。1999年成立了推行厂务公开协调小组,成员有自治区纪委、自治区经贸委、总工会等单位组成;2014年,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关于调整规范清理自治区党委议事协调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厅发[2014]9号)要求,自治区厂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并入自治区“党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自治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自治区“党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自治区厂务公开工作机构召开了全区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建制规范视频会议、全区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开展了厂务公开工作自查互检和调研督查,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工作,至少有一次全区性的重要会议和活动推动工作,每年都通过文件、领导讲话等形式提出关于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自治区财政坚持将厂务公开经费列入预算,每年拨出专款,保证了厂务公开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完善法律制度保障。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劳动关系变化需要,自治区加快企业民主管理立法工作,自治区人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2年审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职工民主管理条例》,使自治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2006年,为推进公司制企业完善现代企事业制度,保障职工民主权利,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公司职工董事职工监事条例》。为进一步加强全区企业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2015年,自治区总工会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操作规程(试行)》,2017年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关于加强公司制企业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2018年制定了《关于在企事业单位中深入推进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指导企事业结合实际制定完善有关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的运行标准、实施细则以及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履职办法,推动企事业根据实际情况丰富民主管理内容,完善形式,规范程序,逐步形成系统完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企事业民主管理法律制度体系。2017年,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区旗县以上政府与工会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指导盟市、旗县(市区)工会积极推动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二)推动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一是加大对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的调研指导。自治区总工会高度关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区企业民主管理作用发挥情况以及钢铁煤炭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优胜劣汰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职工分流安置、下岗失业等问题,通过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自查,接受全国互检,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职工开展实地调查,认真分析研讨制约企事业民主管理发挥作用的瓶颈问题,形成了《关于全区国有及其控股企业职代会制度建设状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状况的调查》等调研报告,指导全区企事业单位坚持通过民主协商的形式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推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进一步规范职代会、厂务公开、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等民主管理制度的运行质量。二是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区开展创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和示范单位活动,召开全区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在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中选树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和示范单位,总结推广创新经验和成功做法,增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推动全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2003年以来,选树命名自治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示范)单位334个;推荐我区6个企业获得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称号,63个企事业获得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称号,14个单位获得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自治区总工会荣获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以纪念厂务公开工作20周年为契机,在全区开展了企业民主管理征文等活动,积极发现、培育、总结、树立、宣传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三是加大职工代表培训力度。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2015-2018年职工代表培训规划》,在全区大力开展职工代表培训,扎实推进职工代表素质提升,不断提高职工代表履职能力。通过争取全总送教到我区,组织开办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等内容的民主管理工作培训班,示范带动各级加大对职工代表和工会干部的培训力度,建立师资队伍,有效提升了职工代表和有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职、依法维权、依法参与企事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
(三)深入开展“公开解难题、民主促发展”主题活动。2014年以来,自治区总工会从抓提高认识、抓组织领导、抓动员部署、抓调研督查、抓分类指导、抓整改落实、抓典型示范等七个方面,推动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主题活动。截至2018年底,全区有6万多家建会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主题活动。各企事业单位把“我为企业发展献一计”“金点子”“优秀职工代表提案”“职工代表大讨论”“职工代表大课堂”等形式多样的具体活动融入到企事业单位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扩大了主题活动了辐射面和影响力。我区“主题活动”得到了全国总工会的肯定,我会《精心组织 狠抓落实 推动“公开解难题、民主促发展”主题活动取得实效》的典型经验,于2015年11月12日在全国企业民主管理汇报暨“双活动”经验交流会上,作为唯一的省级单位,作了书面交流。2017年2月28日,工人日报第4版以“公开解难题民主促发展”为题,对我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
开展职工代表巡视工作
三、服务大局,着力发挥民主管理的积极作用
一是推动了企事业改革发展。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激发了职工参与企事业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职工群众投身改革发展,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改革发展。二是促进了企事业和谐稳定。企事业在经营管理中运用民主管理的方法,得到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尊重和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动解决企业的热点、难点问题和职工的利益问题、实际问题,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发展。三是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企事业引导广大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有序表达诉求,维护了广大职工的的民主政治权益和经济利益。四是完善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企事业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通过阳光操作、民主协商、及时公开,有效地促进了企事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全总送教到我区"民主管理专题培训班
在内蒙古工会干校举办
参加并接受第十次全国厂务公开互检组的检查
(执笔/程伟 柳敏 图/自治区总工会基层工作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