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好产改协奏曲奏响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发力,积极探索产改之路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正式职工1286名,公司总投资约100亿元,主产能为一期、二期年产120万吨甲醇项目,目前已安全稳定运行15年。作为自治区产改试点单位,公司按照“一个中心、两条主线”的总体思路,即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党群阵地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为主线,围绕产改工作进行积极探索,3年来,共支持专项建设资金200余万元,“红柳党建模式”、“工匠培育微阵地建设”、“员工关怀体系”等特色做法,均取得良好成效。
一、创建党建模式,深度融合党建工建
在公司党委领导下,将生产运营与产改工作深度结合,发挥党组织作用,强化组织价值、注重实效,总结出具有基层党组织特色的“红柳党建模式”,推进党员“三个结对”工程,探索实践党建进班组“六有”之法,实现党组织、党员的“五个融入”、“五项赋能”,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结合公司人才培养、五小创新、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工作,建立起党组织与生产经营的坚实纽带,实现党建工建齐头并进、融合促生产。
二、搭建四微平台,创新载体引领职工
搭建微党建、微练兵、微关怀、微创新四个平台,其中,党员微家建设党组织红色教育阵地,工匠微家建设工艺操作、检维修、化验等工种微实训室,职工微家建立伙伴微家、工会微家、微健身室、微图书室,创新微家建设公司、基层单位的创新工作室、创新评价体系。在党工融合促安全创值方面,涌现出煤炭掺烧、修旧利废等降本好活动,显示出通过产改带来的强大效应和巨大变化。
三、强制度、提素质,激发创新创效潜能
在公司产改工作引领下,在通过体系建设贴近一线场景,解决业务难题的同时,通过开展“人人都讲一小课”、“人人都有一绝活”等活动,激发职工的能力价值释放;通过讲好工匠故事,树立先锋榜样等行动,激发职工的精神价值释放;采用实训基地+线上创新工作室相结合的办法,将技能提升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形成内生创新合力。通过启动青年骨干培养项目“菁英计划”,提升青年骨干的认知及通用能力;通过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能微课堂等机制,为班组搭建出比拼技能、讲授知识、分享经验的讲台,也培养出了更多新能工匠。在2024年7月达拉特旗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公司派出3支参赛队伍取得2个第一名、2个第二名、1个第三名的优秀成绩。参加所隶属的新奥股份第七届技能比武决赛5个工种比赛,共获得4个项目第一名,拿到全部30个奖项的22个。企业通过产改探索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方法,获得集团充分肯定。
四、切实关爱员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产改过程中,公司贴近员工学习、生活需求,解决一线员工无热水洗手、公寓住宿员工文体活动、新能源车厂区充电、职工子女假期托管难等一系列问题,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产改工作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工作步伐,公司承接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煤加氢气化课题,历经13年研发2024年圆满完成试车任务,标志着该技术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应用阶段,实现“世界首创”,为世界煤炭清洁能源高效转化给出了“中国解决方案”。企业2024年获得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吴昊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