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化学地质工会2025年自治区劳动模范推荐人选公示

发布时间:2025-03-19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广泛征求职工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实现评选过程让群众参与、推荐结果让群众认可,现将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推荐人选及简要事迹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5年3月19日至3月25日,共5个工作日。

  公示期间,单位和个人对推荐人选如有异议,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或网络等方式,向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反映(信函以到达日邮戳为准)。反映情况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提供具体线索或事实依据,提倡实名反映问题。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阿吉泰路18号

  邮政编码:010090

  受理电话:0471-5109240

  电子邮箱:zsqsy1027@163.com

  受理时间:工作日9:00-17:00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化学地质工会

2025年3月19日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化学地质工会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推荐人选(23名)


  1.刘  银男,满族,198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通辽供电公司科尔沁变电工区变电二次检修二班班长,高级工程师,技师。

  他从事变电二次检修工作14年以来,始终坚守在电力生产一线岗位,工作中勇于担当,不畏辛劳,多次主动承担艰巨任务,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先后组织并圆满完成庆丰、金沙两座500千伏变电站以及富河、功然等四座220千伏变电站的基建项目验收投运工作,主持奈曼220千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升级更换、哈达220千伏变电站母线保护升级更换等95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日常运维中处理二次设备故障异常千余次,有效提升了通辽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为保障基本民生用电、推动铁路系统电气化改造、促进通辽地区新能源消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企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工作中,始终将安全生产置于首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把控安全质量关。他深耕专业技术领域,将解决复杂问题视为检验业务能力、积累经验、丰富阅历的最佳途径,不断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事故分析能力,熟练掌握变电二次设备的性能配置、维护方法以及运行管理要点,积累了丰富的现场运行经验。凭借精湛的技艺技能,在历次劳动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得到广泛认可。2024年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2025年荣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劳动模范。


  2.武振龙男,汉族,197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调试处计量班班长,工程师。

  他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优质高效完成近200座75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的高压调试工作。其中,8项变电站工程分别获得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或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在送变电公司承揽的多项西藏、新疆等工作,他都率先请缨,负责调试的西藏500千伏和新疆750千伏变电站均为国家重点工程。其中,西藏查务500千伏变电站是藏中联网的重要节点工程,现场海拔高、施工条件极为艰苦,他毫不退缩,克服空气稀薄导致空气绝缘强度低,常规高压试验方法无法实施难题,首创垂直轨道法,利用机械施工彻底解决了高海拔地区空气绝缘低的问题。截至目前,已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自治区级工法,发表论文4篇,2项QC成果分获自治区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二等奖、自治区建筑业协会三等奖。由他牵头的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自治区能源化学地质系统职工创新工作室,成功加入自治区创新联盟。工作中,他善于钻研与总结,一切从施工调试需要出发,自主编制教材10余本,2024年负责主编了9万多字的《高压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凝结了他20年高压实验调试的全部经验。这些教材在送变电公司被广泛用于内部培训,也使调试技术得以在公司内持续传承,且处于领先水平。2022年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3.李熊熙男,汉族,1985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内蒙古第四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发展部部长兼技术负责,高级工程师。

  他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斗在野外生产一线,发现中型锡矿床1处、小型金矿床2处、铅锌矿床1处、硅石矿床2处、钾长石矿床1处、矿化(点)5个,发表论文4篇。工作足迹遍布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成矿区带,参与财政省部级矿产勘查项目及市场矿产勘查项目10个,主持开展财政省部级矿产勘查项目及市场矿产勘查项目19个,项目涉及的矿种有金属、贵金属、非金属、能源矿产等;编制地质勘查报告15份,种类有预查、普查、详查、储量核实等,报告多次获得优秀级评分;主持开展了“内蒙古自治区商都县程干井铅锌多金属矿预查”、“内蒙古自治区商都县程干井锡多金属矿预查”、“内蒙古自治区商都县程干井锡多金属矿普查”等3次矿产勘查工作,圈定锡矿体37条、低品位锡矿体52条、银矿体2条、银铜锌矿体1条、铜矿体1条、锌矿体1条、1条萤石矿体,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经资源储量估算,锡矿床规模达到中型,填补了内蒙古中部锡矿空白区,为内蒙古中部寻找锡多金属矿作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荣获乌兰察布市劳动模范。


  4.  男,汉族,1990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供电公司海拉尔供电服务中心综合室配电管理,高级工程师,高级工。

  他是国网蒙东配电、营销两大专业的业务骨干,也是亚洲及全国赛事供电保障的保电专家,2024年入围国网公司青年马克思培养工程,担任呼伦贝尔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他是敢于迎难的保电先锋,2024年的“十四冬”他被选派担任核心场馆及开闭幕式保电负责人,并带领团队不畏严寒连续作战212天,排查测试1.8万米电缆、3200个低压空开、24388个电气连接点,多次迎接自治区领导及国网专家团检查并获得高度认可。连续完成亚洲曲棍球、全国冰雪季保电任务,并先后三次受邀国网及黑龙江省公司开展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保电交流,春节期间他全天驻守“亚冬会”保电现场,以丰富保电经验圆满完成亚冬会供电保障任务。他是勇于挑战的业务骨干,在东北电力系统带电作业竞赛中,他创新研制5项带电作业工具,带领团队拿下“团体银奖”,个人荣获技术状元,成为快速推动国网蒙东公司带电作业发展的首批工匠;在生产实践中他创新求变,先后研制“低压空开接地线”等多项创新成果,并多次获得自治区科技创新一等奖,创造经济效益800余万元。在专业工作中,他率先打造了呼伦贝尔市首批双电源居民小区,并总结经验在呼伦贝尔市全部旗县层面进行试点推广。2021年荣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全区技术能手。


  5.  男,汉族,199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三峡新能源四子王风电有限公司四子王幸福风电场项目负责人,工程师,高级技师。

  他扎根内蒙古风电生产一线十三年,在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工作中担当作为。投身两个40万千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运行维护、设备治理全过程,熟练掌握5个厂家、7种机型维护方法,被誉为“风电场全科神医”。带领团队运行维护600余台风机,开展“打造无故障机组”活动,不断钻研技术,采取优化控制回路、替换关键部件、制作故障分析工具的整体思路,机组可利用率提升至99%以上,所负责电站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优胜厂(场站)”。他积极推动精益运营、加强自主创新,组织实施60余台风机变桨系统国产化替换改造。面对设备众多、工期紧张、安全风险高等困难,他创新工作方法,编写安全质量控制文件30余册,带领团队人工拆除安装2000余件超100斤的设备,在腰都直不起来的机舱和叶轮里重新对接数万根信号线,提前2个月高质量完成技改任务,设备故障减少40%。他推动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创建“草原黑骏创新工作室”并获评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职工创新工作室”,培养技术人才40余人,其中2名获全国技能竞赛奖项,3名获自治区职业技能竞赛奖项。2021年荣获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能手和青年岗位能手,2024年荣获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二届十大杰出青年。


  6.  男,蒙古族,198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大唐(通辽)霍林河新能源有限公司霍林河片区运维中心副主任,工程师,技师。

  他从事风力发电运维检修工作,2024年攻坚解决“风光荷储”多元化设备结构带来的安装技术难题,完成全区首例以“飞地经济”模式合作建设的高载能园区绿电替代新能源项目生产准备工作,投运后年上网电量53629.43万千瓦时,每年可替代标煤16.196万吨,推动了霍林郭勒市铝产业实现从“煤电铝”到“绿电铝”的转型升级;在省部级刊物发表科技论文2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与编制设备改造方案18项,《北重风机机舱控制柜加固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获得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活动成果一等奖,通过创新创效,助力公司发电量大幅提升,五年来实现发电77485万千瓦时,为霍林郭勒市能源供应稳定做出积极贡献;他带头攻坚霍林河风电场老旧设备治理难题,2020年以来自主维修备件406件次,节省检修费用1078.8万元,风机台均故障次数同比下降60%。五年来助力公司实现利润64283.75万元,缴纳税款3349.50万元,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22年被授予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劳动模范,2023年荣获通辽市劳动模范。


  7.耿艳龙男,蒙古族,198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内蒙古煤炭地质勘查(集团)一五一有限公司地质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工程师。

  他到一五一有限公司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工作,先后参加了东胜煤田通格朗井田煤炭勘探、高头窑井田西部区域补充勘探特矿区巴彦淖井田煤炭勘探项目共20余项,参与及主编各类地质报告40余件,由他独立主持完成各类勘查项目及报告25项,为企业创造1760.20万元产值。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地质勘探队员,他勤勤恳恳,工作中处处践行老一代煤勘人“三光荣”“四特别”的工作态度。2019年,公司承揽了位于东胜煤田宏景塔煤矿补充勘探项目,在施工时他发现施工设计钻孔全部位于采空工作面之间的煤柱上,放点测量时提出采用RTK放点多重标记法,要求施工钻机配备钻铤、扶正器等确保施工钻孔孔斜度达到要求,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因钻孔打斜、打偏打入到生产中的巷道发生的安全事故。在科技创新主战场艰辛求索,积极参与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各类项目,主动与包头市科技大学对接,为校企合作交流搭建平台,在技术革新攻坚最前沿苦练本领,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2023年荣获包头市劳动模范。


  8.潘凯亮男,汉族,198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电解二分厂副厂长,工程师,技师。

  他在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坚持在铝电解一线岗位上不断精进技艺,凭借团队协作精神,在国家电投集团公司举办的第二届“建功创一流”技能大赛中,带领团队荣获团体一等奖,并个人夺得第一名。作为生产管理者,他以“保安全、稳生产、提效益”为核心,超额完成2024年度产量目标,实际产量达到28.27万吨,超出计划1.05万吨,电流效率稳定在93.2%以上,技术指标达行业先进水平。通过实施“4221”技术路线及“日监控、周分析、月总结”的精细化管控机制,他有效解决了老龄槽管理难题,将日均停槽数控制在4.33台,并缩短技改工期平均2.5天/台。他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成功推动了350kA系列节能项目落地,特别是全石墨化阴极电解槽节能改造,累计完成150台改造任务,实现了直流电单耗降低150-200千瓦时/吨。此外,他还大力推进设备节能改造,高质量完成了155台智能打壳气缸更换工作,大幅降低了用气量,并解决了多功能机组抓斗长期停用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和作业风险。2021年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电投技术能手。


  9.杨  光男,回族,1984年6月出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有限公司电气专业技能大师,高级工程师、首席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他从事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维护工作,扎根生产一线18年,主持完成30次330MW火电机组等级检修,消除设备缺陷1277条,攻克220kV断路器失灵保护双重化配置、发变组断路器三相机械联动改造等重大技术难题50项。他牵头实施的区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改造,解决东胜北郊两条220kV线路输送电受阻问题,同步消除220kV双母线分列运行安全风险,提升输电能力100MW。带领团队完成12项QC课题,主导设备技术改造68项,形成32项创新成果,9项获国家实用专利授权,发表《发变组保护与励磁限制配合计算分析》等技术论文10篇,其研发的《一种用于电气柜顶小母线的加固连接片》彻底消除了东胜热电6kV小母线断线故障问题。牵头成立的“杨光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职工创新工作室,培养技术骨干47人次,6人获得市级以上技术比武前三名。2021年荣获第六届内蒙古自治区技师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2022年被命名为“北疆工匠”,2022年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国家能源集团工匠等。


  10.卢红强男,汉族,1986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包头第一热电厂检修部热工专责,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

  他从事热工检修工作,善于解决现场难题。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包一两台机组DCS改造项目,其中,在吹灰器DCS改造中,采用隔离继电器和个别误动继电器并联灯泡或功率电阻的方式彻底消除因感应电造成继电器误动的隐患。这种解决方式已经在包一1号、2号吹灰器改造中使用,可以为其他电厂解决同类情况提供参考。他经常梳理现场设备,对现场设备进行优化,专研出《捞渣机补水系统控制优化》《脱硫浆液PH计、密度计一体测量装置》和《快速安全切断气动执行机构气源》三项北方公司众创项目,并得以实施和验收。他善于组织科技攻关,《300MW机组生产控制系统辅网一体化(大集控)DCS改造》等五项科技成果均有效实施并获得厂级荣誉。QC成果《研究快速查阅资料的新方法》等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在北方公司、自治区、中电联等获奖。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QC活动、修旧利废、职工培训、专利申报等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1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发明专利受理,合理化建议85条,修旧利废386条,节约资金约300万元。他领衔的创新工作室分别被北方公司、包头市、自治区命名。2023年荣获包头市劳动模范。


  11.郭景利男,汉族,198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内蒙古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矿山机电设备检修公司副总工程师,工程师,高级技师。

  他自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班组长、副主任、安全总监等多个重要岗位从事检修和管理工作。期间,累计完成电铲大修和年检30余台,积极开拓科创项目,申报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完成小改小革和专用工具改造30余项。优化包机考核,扎实开展设备渗漏和完好状态治理,合格率达95%;倾力推进检修业务外拓工作,如期供应输煤托辊4000余件,液压胶管生产线如期投产达到自营水平;牵头成立公司现场办公室,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建立自查自纠和反差率比对机制,深入查找安全管理及作业现场存在问题,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设置季度安全积分,强力推行“黑、红旗”和约谈机制,成立专班推进班组安全标准化及“三基”建设工作,实现年度班组优秀率10%建设目标;结合承包商管理实际,合理分配管理资源,明确“嵌入”和“职能”两种管理方式,承包商六个“一体化”管理得到实质性落地;组织研发起重机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应用防倾覆预警、防超载预警、模拟培训等11个模块,大幅度降低吊装作业风险,助力提升了企业本质安全,助力公司实现了连续五年“零轻伤”目标。荣获2018年度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百名奋斗者”、2020年国家电投集团公司有限公司第一届“建功创一流”青年标兵。


  12.苏日嘎拉图,男,蒙古族,198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阿拉善盟额济纳供电分公司黑鹰山供电所所长,工程师,高级工。

  他本着对电力事业的热爱,坚守“生命禁区”黑鹰山,战风沙、保供电、忙检修,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攻坚克难,守望相助,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他从普通的电力工人成长为有口皆碑的“内蒙古好人”,他忘记“小我”、成就“大我”,从“上山”的那一刻起,“群众满意”是丈量他生命深度和厚度的最佳量具。他用一技之长帮助辖区内哈斯础鲁、安琴等8户农牧民解决用电困难、无偿维修各类电器、风光互补设备,还为群众送医、送药、送菜、送信、种苁蓉、代购日用品等200余次。他常年跨越戈壁和无人区,不辞其小、不厌其烦、不计得失地守护牧民们的光热和幸福。他小小的工具箱里,浓缩的是日积月累的精湛技能,凝聚的是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他的带领下,黑鹰山供电所历时9年架设10千伏配电线路290公里、电杆4447基,安装变压器10台、总容量2080千伏安,完成某边防旅边防一连和二连、算井子、马鬃山地区通电工程,实现了黑鹰山境内边防连队网电全覆盖。他用一步一个脚印把为民本色、向善之心书写在3.3万平方公里的寂静戈壁中,在贫瘠遥远的戈壁腹地开疆辟土、递送光明。2020年荣获阿拉善盟劳动模范,2023年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13.杨佳钧,男,满族,1987年7月出生,群众,大学专科学历,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炼油二部运行二班班长,高级技师。

  他作为基层生产一线班组的班长,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际工作中精于钻研,积极思考,善于合作。2009年参加工作至今,炼油二部9套生产装置,他从装置外操、内操、副班长到今天的班长,爱岗敬业,在岗位上不断成长。日常工作中,他注重抓巡检质量,遇到问题总能积极、准确应对。2024年3月的白班,170万吨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内操发现装置有些波动,他判断是装置一个高压换热器内漏,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发生高低压互窜风险,经过与领导沟通确定后紧急停工,避免事故扩大。工作之余,他始终不断深化专业技术知识,积累认知,开拓创新,对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不推诿、不拖拉,经常加班加点高质量完成。运行二班共有32人,为了提升班组的整体素质和班组凝聚力,他注重加强岗位人员业务学习,经常组织班组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并随时检查学习情况;工作中遇到问题,他坚持及时组织班组人员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注重关心班组人员的生活和思想状态,对遇到困难的班员,用心用情提供帮助和心理疏导。2014年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建设“西部大庆”个人标兵、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14.艮瑞军男,汉族,1987年9月出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国能新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机务分公司运用车间电力机车司机,工程师,高级工。

  他从业20年实现安全行车1400余趟、总里程74万公里,运煤近1200万吨,创下“零责任事故”行业标杆。这位“80后”工匠以钢铁意志铸就安全丰碑,成为交通强国建设的践行者。从学徒到驾驭6种机车的全能司机,熟读200余万字技术规程,率先掌握智能重载列车、氢能源机车等新技术。创新“三看三查”操纵法,攻克两万吨列车试验难题,2024年参与国家新型能源机车试验,为行业技术革新提供核心数据支撑。首创“上看弓网、下看线”安全操纵法,绘制“活地图”线路档案,精准处置百余次险情。2012年预判接触网异常避免重大事故,2015年雾中紧急停车阻止伤亡,累计防止事故百余起。190本手帐与“双零”纪录(行车事故、机车故障)见证其安全坚守。7000多个日夜扎根一线,十余个除夕夜与机车相伴,疫情期间连续在岗90天保障能源运输。培养60余名技术骨干,推广标准化作业规范。以74万公里安全轨迹诠释家国情怀,用缺席“小团圆”换得亿万人温暖光明。以创新精神与责任担当,在铁道线上刻写下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斗篇章,成为交通强国战略的鲜活注脚。2021年荣获国家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劳动模范。


  15.高小波男,汉族,198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内蒙古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管理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技师。

  他从事火电运行及新能源建设、生产管理工作,多年如一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工作中。面对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市场的发展,他勇于钻研,发表了《深度调峰燃煤锅炉超净排放关键因素分析》等多篇论文,同时获得《一种锅炉低负荷运行稳燃加热器》实用新型专利,成功攻克燃煤锅炉深度调峰燃烧不稳的技术难题。2021年8月,他投身到全国第一批“沙戈荒”大基地上都百万千瓦级风电项目建设中,担任上都风场项目经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面对工期紧迫、任务密集的高压态势,他直面技术难度大与交叉作业多的多重挑战,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实现项目第一台风机浇筑、吊装和并网。经过不懈努力,在2023年6月顺利完成上都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投产任务,在建设期间,他注重创新成果的系统总结,累计发表相关论文3篇,获得1项发明专利及5项实用新型专利,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与担当,为电力行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凭借过硬的本领,他在技能竞赛中斩获多项荣誉,2013年荣获中国华能集团技术能手,2016年荣获全区电力行业技术能手。2021年荣获锡林郭勒盟劳动模范。


  16.陶  军男,汉族,196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一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

  他长期工作在内蒙古电力系统生产和科研一线,足迹遍布蒙西电网所有的发电厂、枢纽变电站、新能源场站,排查消除安全隐患,以调试促安装,确保工程高质量如期投产。在落实自治区落实“两件大事”,大力推进能源革命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诸多新的挑战,陶军的工作重点转向引进消化先进理念和新技术,培养创新人才。凭借多年来树立的专业权威和作风口碑,他组织多专业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在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同时,以项目为载体,培养具备承担较高层次科研任务的新型电力人才。特别是2021-2023年,他和团队连续三年开展技术攻关,助力内蒙古电力集团先后完成首次黑启动试验、零起升压启动方式黑启动、额济纳地区纯新能源黑启动试验和全域离网中长期试验,为电力系统抵御重大安全风险加固了技术屏障。“基于构网型技术的纯新能源电力系统构建及示范应用”科技成果被国家工程院院士专家团队鉴定为国际领先。他所在的创新团队获评自治区“草原英才科技创新团队”。2016年荣获自治区国资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荣获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


  17.李龙博男,汉族,1990年8月出生,群众,中专中技学历,现任内蒙古准格尔旗力量煤业有限公司机运队副队长,高级工。

  他入职力量煤业 12 年来,从事设备控制系统优化升级工作,在工作中尽责担当、钻研创新、求真务实。凭借专业技术参与众多设备控制系统改造,为设备安全运行和公司智能化矿山建设积极贡献力量。2013年10月,参与研制井下中央变电所高压配电柜电力监控系统,创效约100万元;2014 年11月,参与主运皮带机控制系统升级,创效约 50 万元;2015 年 2 月,参与 6 煤制氮机系统修复,创效约30万元;2017年9月,研制辅运大巷自动喷雾装置,创效约20万元;2019年10月,参与研制空压机无人值守系统,创效约20万元;同年12月,参与中央水泵房水泵无人值守系统研制,创效约50万元。2020 年春节,他留守完成主机皮带机电控系统升级,创效约30万元;12月,参与完成原煤皮带机集中控制系统研制,直接创效约100万元,且每年节约人工成本100万元。2021 - 2024 年,主导完成 “主运皮带全断面自动喷雾降尘系统” 等项目,创效20万元。他以出色的专业能力和负责的工作态度,在技术革新、隐患整改等方面成效显著,助力煤矿降本增效,树立行业标杆。2021年被评为准格尔旗最美劳动者,2022年荣获鄂尔多斯市劳动模范。


  18.刘跃伟男,蒙古族,197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内蒙古华电腾格里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巴彦浩特光伏分公司综合管理部主任,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

  加入内蒙古华电至今已二十六年,从发电运行到安全监察,再到风电项目管理,现在综合管理部工作在华电乌达热电 2*150MW 火电机组工作期间,他全程参与启动、调试与运行。在发电运行岗位上,带领班组连续 5年实现“零不安全事件”,后担任安全环保部安全专责,负责日常安全管理、隐患排查、事故分析、外委人员培训、治安保卫等工作,他管辖的废水零排放、油区改造、超低技改工程等项目3 年半的时间里从未发生人员轻伤及以上安全事件担任阿拉善右旗150MW + 15MW 分散式风电项目部经理期间,他统筹协调工程进度,解决施工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在近200个日夜奋战中,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组织专家研讨优化施工方案,最终如期顺利完成项目投产进入华腾公司综合管理部工作后,面对新建公司的缺口板块开展调研,梳理公司需求,搭建制度体系,起草、修订各类管理制度201项同时与各部门沟通协调,优化工作审批环节,明确工作标准,有效提升了公司整体运作效率。荣获2015年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2023年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


  19.刘  波男,汉族,198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能计量公司现场检验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技师。

  他从事电力计量工作14年来,以科学、准确、求实为标准要求自己,在岗位上不断磨炼提升,从一名“小白”成长为电能计量专业的行家里手,用实际行动为千家万户送去安全、优质的用电服务。面对内蒙古电力计量检定技术滞后现状,他领衔建设“六线一库一平台”自动化系统,攻克电能表自动化流水线等4项全国首创技术,建成自治区首套综合检定系统,让自治区能源计量“弯道超车”,颠覆了传统检定电能计量装置的模式,减少人工80%,年检定能力提升1.36倍,效率提升16倍,为提升能源供电服务保障能力作出重要贡献。面对民生用电工程时间紧任务重的要求,他带领团队构建了集约化管理模式,对设备计划、采购、仓储、调拨等环节进行重新设计,解决了基层供电单位在资产管理上的难点和痛点,实现了设备的去“工程属性”和“地域属性”,降低采购成本千万余元,提升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和调配效率。2024年高效为煤改电、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民生用电供应电能表48.78万只,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用创新引领自治区能源计量智能化变革,为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突出贡献。2017年荣获全区技术能手,2019年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20.吴  英女,汉族,198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西来峰分公司党建工作部主管,助理政工师。

  她先后在西来峰焦化厂炼焦车间从事过交换机工、测温工、内审员、保管员和车间党支部书记等工作。在测温工岗位上的7年里,需要在1300多度的焦炉炉顶要完成立火道测温、编排和记录焦炉计划、调控焦炭温度、巡检烟道设备、监测环保数据、清扫岗位卫生等工作。由于公司改革,她作为党员服从大局第一时间到车间最需要的一线岗位上去。在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她积极协调公司为职工增加通勤车站点、规范送餐车路线、优化菜品种类,为生产岗位及时配备维修冰箱、微波炉、饮水机等日常用品,尽己所能为职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提高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在工会工作中,她积极履职尽责为职工搭建成长交流的平台,累计开展26项劳动竞赛和43次职工技能大赛,连续5年举办公司迎新春书画笔会、职工文艺汇演、健步走活动、歌曲大赛、知识竞赛和“安康杯”球类竞赛等文体活动,不断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作为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她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社区厂房积极开展调研倾听人民心声,7年来共向全国人大提交建议24件,会后积极开展“两会”精神宣讲200余场次,及时把党中央的声音、国家的好政策传达到职工群众的心坎上。2019年荣获乌海市优秀共产党员


  21.王新宇,男,汉族,197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中级经济师。

  他作为制氢工程建设的领导者,确保了达茂旗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当年开工并投产,成为内蒙古首批风光制氢示范项目中率先实现100%绿电制氢的项目,年产绿氢7800吨。2024年2月,该项目成功贯通自治区“风光氢储用”产业链,全国规模最大的绿氢交通运输系统投入运营,填补了绿氢在交通运输系统的空白,相关消息在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作为绿氢消纳市场的开拓者,他在2024年11月成功点火工业天然气20%掺烧绿氢项目,创下国内最早实现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最高掺烧比例和最大绿氢掺烧规模的三个“国内之最”。他推动低成本安全运氢新方式,推动“长距离绿氢管道输送”前期研究,自治区电力央企首条输氢管道项目于2025年1月获得核准,预计降低80%运输成本。获得中国区首个RFNBO绿氢及衍生物的欧盟认证,取得欧盟市场通行证。作为氢能产业发展的推动者,2024年11月,该项目制氢车间作为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大会的实地观摩点,吸引百余名领导、专家现场调研,为包头打造全国首座全景绿氢创新之城提供方案。荣获2024年度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先进工作者。


  22.李俊义,男,汉族,197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内蒙古能源集团金山第三热电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他在蒙能集团向大型一流能源企业进军的征程中,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2019年在包头发电分公司担任固阳100MWp光伏项目负责人,艰难开展山地光伏工程,以35天的时间完成光伏区8000亩土地征租,提前完成首批2MW光伏设备投产并网,按时完成电价核准任务。在金山二期、三期两个国家重点能源保供项目、自治区民生领域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发挥了重要领导作用。2020年初开始在金山二期项目负责基建和安全环保管理,顶住疫情压力造成的原材料上涨、设备供货艰难和人员流通困难等工程建设关键因素,两台机组建设用时28个月,融入多项先进、节能创新技术,节约投资2亿元;采用三塔合一技术设计节约资金3000万元,刷新了“最高的冷却塔”吉尼斯世界纪录。2023年开始全面负责金山三期项目建设。截至目前优质高效完成14个重要工程节点,290个分部工程、1849个分项工程和检验批5235个,通过了5次质量监检,均实现施工“一次成优”;5、6号机组主厂房结构荣获2024年度第四批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工程优质结构银奖;超超临界机组双抽控制策略设计方法及装置通过自治区能源局审核批准申报国家专利。2016年荣获自治区国资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备选人选


  董卫东,男,汉族,1971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国电电力综合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高级工程师。

  他主要从事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工作,团结带领单位全体员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两件大事扎实工作,踊跃投身自治区“六个工程、六个行动”实践中,成功促成国能集团加大对自治区项目的投资力度,建设自治区新能源项目4000MW,实现新能源产业“基地式、场站式、分布式”协调发展。2022年以来,积极响应自治区号召,主动推动央地合作项目落实落地,推动在鄂尔多斯地区投资突破150亿元,其中与市国投、旗国投等地方国资合作项目4个,投入乡村振兴资金达5000万元,实施防沙治沙、采煤沉陷区等环境治理面积超过10万亩,优先选用当地工人,带动项目周边地区就业超万人。仅用14个月建成国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国内单体容量最大采煤沉陷区3000MW蒙西蓝海光伏电站,更好助力自治区“双碳”目标落实。该项目采用国际首创光伏组件+一体化支架、国内首次大规模应用H型钢桩平单轴支架基础等五项新技术应用,建成自治区首个沙戈荒光伏实证试验基地。2024年荣获国家能源集团劳动模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