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各级工会积极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做到知行合一,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增强全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力争使党史学习教育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深入基层,“三问”职工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全区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开展问计于职工、问需于职工、问政于职工的“三问”活动,纷纷深入基层,进企业、入班组、访家庭,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了解基层实情,听取职工诉求,以便于对症下药,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职工的烦心事。
自4月下旬起,呼伦贝尔市总工会负责人先后深入海拉尔区、鄂温克旗,对小黄人派送、顺风快递、巾帼家政、房屋中介、物业公司等5个行业14家企业的新就业形态群体职工权益维护情况进行调研,听取新就业形态企业情况介绍,与企业职工面对面交流,对企业的发展形势、经营状况、职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社保及休假、职工权益维护方式、纠纷解决途径及结果等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听取了当前企业职工急苦愁盼的困难和问题及对工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深入新就业形态企业一线,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开门纳谏,与职工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实打实摸清新就业形态企业职工的急苦愁盼需求,掌握职工所思所想所盼,使工会工作更接地气,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的桥梁和纽带。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总工会负责人深入基层开展“三访三问”活动,5月20日,深入巴彦街道办事处实地调研,切实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提高为民解难题、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和水平。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内蒙古牧泉元兴饲料有限责任公司,实地察看了党建阵地、生产车间、职工活动中心,围绕竭诚服务职工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交流探讨,与一线职工面对面交流,倾听职工的服务需求。随后,在巴彦街道办事处召开座谈会,讨论了工会规范化建设相关事宜,详细询问了工会规范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存在的困难,并组织填写了“三访三问”调查表。
5月14日,土默特左旗总工会负责人深入内蒙古百哥利食品有限公司开展“三访三问”活动,深入包联企业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包联企业及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访中,了解了企业运行和经济效益情况,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就当前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难问题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同时,针对企业反映的涉及审批手续问题以及需求现场进行了整理,下一步将与相关部门积极联系进行协调。
5月12日至19日,根河市总工会负责人为全面深入了解新就业形态职工群体权益存在的问题,深入顺丰快递、韵达快递、中蒙医院等单位开展实地调查。
调查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快递小哥、家政服务员、护工等新兴群体在签订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工作时间、权益保障、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同时,激励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敬业奉献,提升技能,通过不懈努力,为根河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根河市总工会将始终关注新兴群体的权益问题,将他们纳入工会组织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党和政府关爱职工群众的重要途径。
宁城县总工会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于5月14日在包联共建社区铁西街道金宇社区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座谈会,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最急迫的实际问题等进行座谈,社区书记李少华通过入户和听取群众意见,对了解到的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难题作了汇报,同时表示多年来县总工会与共建的金宇社区在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社区职工文体活动开展等方面都给予很大帮助,也得到了街道社区居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在认真听取每位社区工作人员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后,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对现场梳理的问题一一记录,并表示县总工会一定高度重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坚决做到群众呼声在实践活动中有回应,将对群众的诉求进行汇总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尽最大努力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县总工会要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切实“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围绕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多伦县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把深入了解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同开展“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了困难职工入户核查工作,通过对22名帮扶管理系统在档困难职工及4名新申请困难职工家庭进行入户调查摸底,详细了解了职工家庭收支、就业、就学、社会保障、住房等情况,为做好困难职工帮扶救助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县总工会根据入户核查和资料收集情况,及时汇总整理相关资料,根据职工实际困难采取相应帮扶措施。
践行使命,办好实事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全区各级工会进一步树牢宗旨意识,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心系职工、倾情办事上狠下功夫。
5月20日,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工会在通辽举行“学党史 办实事”“工会进万家”农电工“三问”调研走访慰问活动暨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公司农电工集中入会服务仪式。仪式上,电工技术服务公司的88名农电工代表6618名农电工庄严宣誓,正式加入中华全国总工会。
据了解,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截至今年4月底,拥有全口径用工23723人,其中,农电用工6618人。由于特殊背景和历史原因,农电工群体始终没有完全纳入企业规范管理,职工归属感缺乏,对职业发展信心不足。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电用工的复杂历史问题,2016年,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在东四盟市组建了按照现代公司制运行的供电服务公司,与农电工建立了劳动合同关系,从根本上解除了农电工的后顾之忧,为农电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平台,也为成立工会组织奠定了基础。2020年,东四盟市的供电服务公司统一更名为新正电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在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能源化学地质工会的大力支持下,今年5月20日,通辽新正电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工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该公司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和经审委员会,也标志着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的6618名农电工全部加入工会组织,完成了向产业工人的蜕变。
兴安盟工会为扎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职工“急难愁盼”的问题,增强广大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出了“我为职工办实事”项目清单:
推动入企服务。大力开展送理论、送政策、送文化、送法律、送培训、送健康进企业“六送” 活动,组织协调配合相关部门深入企业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法律援助、技能培训、健康指导和义诊等活动。
夯实组织基础。深入开展“六个一批”活动:一是新组建发展一批工会组织,重点是非公经济、社会组织、“三新”组织建会,组建一批联合工会、行业工会、工会联合会,培育打造一批示范性工会;二是新培育打造一批先进示范工会和模范型班组;三是新吸收一批新就业形态群体入会,简化入会程序,拓宽入会渠道,加大“八大群体”、农牧民工和“三新”群体的入会力度,使企业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动态保持在85%以上;四是新建设一批职工服务阵地、职工之家、职工小家、职工书屋、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等阵地,推动兴安盟工人文化宫建设, 评选表彰20家模范职工书屋,建立自治区级“爱心妈咪小屋”8家,选树命名“全区工会爱心托管班”1家;五是新建设打造一批职工就业基地、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六是向企业派驻一批工会服务指导员,指导开展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会组建、党史学习教育、维权服务、集体协商、医疗互助保障服务,不断提升工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强法律服务。开展集体协商“稳就业促发展构和谐”行动,持续扩大集体协商覆盖面,推动正常生产经营的已建会企业集体协商建制率动态保持在80%以上。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加强对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的联系引领,引导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精准、高效、优质、专业的服务,打造社会组织服务职工品牌, 全年服务职工2000人次以上。做好“12351”职工维权热线电话受理和法律援助工作,把困难职工、农牧民工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做到应援尽援。扎实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农牧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宪法宣传周”等主题法律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开展职工普法宣传教育,全年服务职工群众1万人次以上。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开展多种形式的“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劳动竞赛、技术练兵、岗位比武等活动,企业参与率达到80%;组织企业和职工广泛参与全国总工会、自治区总工会评选表彰各级“五一劳动奖”“劳动模范”“工人先锋号”等评选表彰活动,组织开展盟级“五一劳动奖”“劳动模范”和“工人先锋号”等评选活动,为职工搭建建功立业平台。
强化职工服务保障。做好“四季”服务保障:“春送岗位”及时搜集企业用工信息,为下岗职工、农牧民工、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等重点群体提供就业服务;“夏送清凉”:持续开展防暑降温“送清凉”慰问活动,对高温下坚守在工作一线的职工进行走访慰问;“全秋助学”,对困难职工家庭子女进行常态化帮扶,并积极协调教育等部门提供助学贷款、助学政策、助学帮扶等各类助学信息咨询服务;“冬送温暖”:深入一线对劳动模范、困难职工、农牧民工、患重病职工、遭受突发意外的职工家庭进行普遍走访慰问;开展职工疗休养活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一线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
做好困难职工救助。巩固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成果,预防相对困难职工返贫返困,开展困难职工入户排查工作,对符合建档标准的困难职工做到应帮尽帮。
强化职工医疗保障。全年吸纳不低于6万名职工参加医疗互助,切实做好住院会员申领补助服务工作。维护女职工特殊权益,推广女职工特病保险,根据实际情况为环卫女工、物业女工、女农民工等低收入群体赠送女职工特病保险。全年力争组织1万名女职工参加特病保险。
推进工会会员普惠性服务工作。推动会员普惠服务扩面提质,加大会员卡发放力度,力争全盟累计受惠工会会员达到7万人。
开展职工文体活动。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职工学党史经典诵读和大合唱活动。举办排球、网球、拔河比赛等体育活动。 利用“七夕”等重要节点,开展“走进工会·缘来为你”单身职工交友联谊活动,组织至少1000名单身青年男女职工参加。
提升工会干部素质。举办工会财务管理培训班,培训50人;举办全盟工会主席培训班,培训50人;举办集体协商专题培训班,培训100人;举办困难职工帮扶业务培训班,培训30人。
4月23日,莫力达瓦旗总工会组织全体党员到困难职工家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困难职工送去生活用品,帮助清扫庭院卫生,了解困难职工的需要,切实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通过此次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提升了维护职工权益的能力。旗总工会将继续为职工群众更好地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到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活动中。
突泉县总工会邀请县农牧业龙头企业内蒙古绿丰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优秀职工、盟级劳动模范臧科,为溪柳村养殖户们讲解饲养的注意事项,并现场交流了犊牛的养殖经验。经过集体座谈和实地观察,针对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难题,臧科进行了详细指导。养殖户们纷纷表示:“养牛学问真不少,‘养牛经’里的‘细枝末节’原来这么重要。”“我这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搞养殖,你们来的是真及时!”
5月8日,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赤峰市红山区总工会和永巨街道九神庙社区党支部共同开展“关注母亲发展 助燃创业之火”母亲节“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活动现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首先为大家详细阐述创业的优惠政策,解读就业创业帮扶政策。随后,由专业老师向大家介绍阿胶的营养价值等相关知识并演示熬胶的操作流程。学习现场气氛热烈,大家跃跃欲试,主动上前体验熬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阿胶的熬制全过程,掌握了阿胶的熬制技巧。此次“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解决居民实际问题相结合,机关和社区的党员干部们共同行动起来,通过把创业知识送到居民身边,让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待业母亲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创业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待就业人群的就业创业能力,有效解决了她们“急难愁盼”的问题。
4月30日,阿左旗总工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参加由阿左旗党群服务中心和群团单位联合举办的“早安阿拉善 致敬环卫工人”——“我是党员我帮你”志愿服务主题党日活动。环卫工人代表向各群团单位代表交接手中的清扫工具,旗总工会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对党群服务中心至祥云豪宸路段进行卫生彻底清扫。经过3个小时的辛苦劳作,道路两旁绿化带内的纸屑、塑料袋、路面的烟头、落叶杂草被清理干净,路边堆积的厨余垃圾也被重新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在阳光的照射下,路面变得干净而整洁。
“五一”节前夕,根河林业局有限公司相关人员组成慰问组走访慰问了劳动模范代表及春防一线职工。公司九大林场的321名管护员、瞭望员,森林经营管理处工队的188名一线职工,每人收到了一份工会“娘家人”的大礼包(床单、被罩、褥子、被帘等用品)。公司工会还为每个管护站、瞭望塔、工队各配置了蒸锅、大勺等生活用品,为应急事务处职工购买了洗衣机、排球、象棋等生活、文娱用品,并走访慰问了5名劳动模范、1名“林业工匠”,为他们送去了节日的问候和工会组织的关怀。
扎煤公司扎实开展“我为职工办实事”活动,为10465名在册职工参保了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团体重大疾病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保费1100元/人,总金额为1151.15万元。其中,补充医疗保险以400元补充医疗卡的形式发放,职工可在指定药店购药消费;符合重大疾病保险条件的可一次性获得10万元理赔款,能大大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为切实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进一步减少因病致困群体,增强职工体质,提高职工整体健康水平,公司为在岗职工开展了全员健康体检。参加体检的职工一致表示:“公司组织体检,是对我们的深切关怀,通过体检可以达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的目的,让我们以健康的身体投入到各项工作之中。”
“二次报销这次报了这么多,现在看病花不了多少钱了。”一名公司退休职工和邻居侃侃地说着,职工口里的“二次报销”其实就是公司2018年以来实施的补充医疗保险,近年来职工报销的人数逐渐增加,报销比例也是一路上涨。2018年补充医疗保险全年报销4910人次,报销金额1208.4万元;2019年补充医疗保险全年报销6768人次,报销金额1681.1万元;2020年补充医疗保险全年报销8940人次,报销金额1796.83万元。“职工觉得好才是真的好!”补充医疗保险政策的实施,受到职工的广泛好评。今年,公司再次将满洲里市医保局“不予支付费用”部分,由30%提高至40%予以补助,进一步完善了补充医疗机制,更好地为职工谋取福利。
父母一患病,让现在大多数职工犯了难,“真要是住院时间太长,总请假也不是办法。”这应该是现在上班族的一大压力。从为职工解决工作、生活中难题的角度出发,公司今年执行两项新规定:一是在岗职工赡养的父母患病住院期间,给予15-20天的护理假,用于照顾护理老人。二是男职工陪产假由之前的15天增加至25天,用于陪护妻子和孩子。
准能集团设备维修中心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服务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用心用情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效解决职工群众的困点、堵点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把实事真正办到职工群众心坎里,把措施用到推进企业创新发展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中心将全体党员职工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的红色力量,注入到“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中,从为工会会员购买生日蛋糕、为生产一线职工配备护腰、为中心厂区绿化补植等点滴行动做起,暖人心、保安全、促生产。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已制定了50项办实事项目,投入资金6765.14万元,为了便于职工在炎炎夏日清洗衣物,该中心工会为所属15个基层分会购买了洗衣机;为轮胎维修车间等铺设了活动场地和羽毛球场地,便于职工业余时间舒缓身心疲劳……像这样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的事情,目前已开展了18件,惠及人数19207人次。
同时,本着“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思路,为部分车间配备了卡车箱斗焊接机器人、移动式电铲销套拆装机等设备,以实际成效稳步推进创新驱动、提质增效方面的工作,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践初心、办实事。
明所从来,知所将往。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全区广大工会干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坚守初心,实干为民,努力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王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