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频道 > 劳模视窗

精益求精的数控设备守护者——记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精密设备维修安装公司工业机器人系统修理安装中心修理二班操作员何立新

发布时间:2025-09-18 来源:魅力一机
 
  在繁忙的数控生产车间里,设备运转轰隆作响,金属与机械的交织声此起彼伏。
  站在停机检修的数控机床前,何立新手持一柄细长的内六角扳手,指尖轻旋,轻轻卸下防护罩,另一只手则稳稳托着电子测微仪,在设备内部错综复杂的电路板与传动链条间游走,记录下每一微米的偏差数据。
  正在进行的是精密设备传动轴矫正工作。“精准度不够,需要用激光稍微调下”,何立新手握仪器,对中仪进行微调,确保传动轴的同心度绝对精准。接通电源,启动自检程序,屏幕上的各项参数从频繁跳动逐渐趋于稳定,所有指示灯由红转绿,设备恢复最佳运行状态。
  精密设备维修也就是将各类高精度、高复杂度的仪器设备,在确保其核心性能与精度指标不衰减的前提下,修复故障部件、恢复运行状态的综合技术体系。“精密维修流程涵盖故障诊断、拆解分析、零部件修复、性能调校、质量验证等环节”,忙完手头的工作,何立新快步走出厂房,向记者介绍起这个技术壁垒深厚的工种。
  何立新是一机集团精密设备维修公司高级技师,在长达13年的职业生涯中,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参与国家某专项重点工程2项,主导自治区协同制造工程相关项目;为兵器工业集团所属5家单位提供了45台数控设备的大规模修理与升级改造服务,并高效执行了公司内部265台数控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累计完成内外部项目合同金额超2000万元。
 
 
 
  从事维保工作多年,何立新尤其擅长“预知性”维保与优化改造。
  在维保某产品生产线期间,何立新花费了3天时间将生产线上的每一台设备的机械构造、电气原理都进行了细致入微地剖析,紧密结合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与特性,力求找到设备运行与产品质量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何立新着手制定了一套专门针对该生产线生产设备的周期性专业化点巡检方案。“与简单的例行检查不同,这套方案是实实在在地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磨损规律,还有潜在的风险点来规划的巡检周期、巡检内容和巡检标准”。何立新介绍道:“像轴承、齿轮这类关键部件,我特意给它们设定了更频繁的巡检频次和详细的检测指标,不让小毛病拖成大问题。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何立新严格按照既定标准执行巡检任务。利用检测仪器对设备各项参数进行精准测量,并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深度挖掘,以便提前预警潜在故障,极大地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每年节约备件成本费用超20万元。
  在解决设备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时,他同样展现出了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思维。
  针对硫化罐控制系统在生产过程中频繁出现的信号异常故障。他经过反复试验与分析,最终决定在模拟信号采集端加装信号隔离器。加装信号隔离器就相当于在信号传输的道路上建了一座只能让原始信号通过的“安全桥”,把那些干扰信号都挡在外面。这一看似简单的改进措施,却有效隔绝了外界因素对信号传输的干扰,彻底解决了信号异常问题,保障了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
  在液压控制系统的改造上,何立新也是铆足了劲儿要打破常规。为了让资源得到更合理地利用,他大胆创新,把现有的单罐对应单泵模式,改成3个硫化罐串联共用4个泵。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里面涉及到液压系统的重新设计、泵的选型、管道的布局等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到整个生产线的运行。
  在产品硫化过程中,系统压力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一旦发生压力故障,就会导致产品不合格,从而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绞尽脑汁,何立新想出了在动力源中间加装控制阀的办法。这样当某个硫化罐的压力出现异常时,操作人员就可以迅速通过控制阀切换动力源,保证其他硫化罐的正常运行,避免因压力不足而产出不合格产品。
 
 
  在技术精进的道路上,何立新始终保持着锐意进取的姿态,多次踊跃参加全国、自治区以及兵器行业举办的技术比赛。
  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与不懈的努力,他在赛场上屡创佳绩,获第16届“振兴杯”兵器工业集团数控装调工选拔赛第4名,在第一届自治区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赛项中获银奖,在自治区工业机器人操作员调整工比赛中获第一名。
  这些优异的比赛成绩,不仅是对他个人技术能力的高度认可,也为他赢得了诸多荣誉。先后获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岗位能手、技术能手、五一劳动奖章等,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何立新获评2025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这些荣誉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他不断前行的道路。
  他深知,真抓实干是取得成绩的基石,而不断提升理论知识则是攀登技术高峰的阶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坚持深入研究专业知识,在专业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思考分享给同行。同时,参与编著的《数控维修单点课程汇编》,为数控维修领域的教学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实施QC改善项目4项,提出合理化建议63项,累计节创价值121万余元。
  “我就只想着把设备管好、维护好,让生产能顺顺当当的。”“接下来还得不断给自己‘充电’,多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何立新如是说。
  来源:魅力一机
 
  责任编辑:院宇琁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