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
首页 > 基层频道 > 劳模视窗

践行初心使命 争当林业先锋——记自治区劳动模范、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绰尔森林工业有限公司森林经营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孙新杰

发布时间:2025-07-02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

  在大兴安岭深处,有这样一位林业人,他用近四十年的光阴守护着绿水青山,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融入茫茫林海。他就是自治区劳动模范、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绰尔森林工业有限公司森林经营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孙新杰。从“林二代”到“种树人”,从森林调查员到管理处主任,他始终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



扎根林海,传承林业精神
 
  1986年12月,孙新杰接过父辈的接力棒,正式踏上林业工作岗位。作为土生土长的“林二代”,他人生最早的记忆就是父辈们背着弯把锯上山的背影。老师傅的那句“新杰啊,造林可不是种菜那么简单,每一棵树苗都承载着生态的希望”,让他深刻认识到手中树苗的分量,也让他从此与这片林海结下了不解之缘。
  参加工作后,孙新杰从森林调查员做起,先后担任森调小队长、资源管理处副主任等职。2014年,按照组织安排,他担任绰尔森工公司森林经营管理处书记、主任。面对新的岗位和职责,他深感责任重大,暗下决心要为森林经营工作开创全新局面。
 
 
实干担当,铸就绿色辉煌
 
  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孙新杰组织制定了植树造林管理办法,开展作业人员培训班,并与作业单位、作业人员及森林经营技术人员分别签订责任状,明确从整地、栽植、抚育到成活率的终身责任。造林期间,他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来到现场,组织人员、联系车辆、督促灌溉、指导把关,中午经常在野地里随便吃口干粮,便又奔走在各造林场地。
  2014年调任至今,绰尔森工公司的国土绿化面积达到3400多亩,成活率达到95%,公司科级干部责任林成活率达到98%,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更是超过90%,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在大兴安岭野外造林,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一直很低,而平地和缓坡造林的成活率达到85%就是合格标准。
  2015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绰尔森工公司进一步加大森林经营力度。面对森林面积广阔、经营抚育活动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孙新杰紧紧抓住“责任心”三个字,公司1500多个森林作业小班,他每年都要巡查一遍,感觉质量不放心的小班,还要多走一两遍。多年下来,42万公顷的森林里,处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随着国有林区改革及经济转型,孙新杰顺势利导,乘势而上。2020年,在经过多次实地考察调研后,他大胆引进沙棘树苗,在生态功能区大面积推广种植4500亩,成活率高达95%以上,为绰尔森工公司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2年至今,按照森工集团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态保护恢复综合治理项目退化林修复工程安排,孙新杰每年春秋两季都带领公司造林队伍,赶赴库都尔森工公司、根河森工公司开展植树造林。面对陌生的造林地块,他超前部署、精心组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牢牢把握顶浆造林有利时机。为确保工程顺利开展,他组织成立了安全生产、森林防火、环境卫生等9个工作组,各司其职,全面推进工程进度。目前已顺利完成6万亩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态保护恢复综合治理项目退化林修复工程的造林任务和5万亩秋整地工作任务。
  2023年,为顺利完成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任务,面对停伐多年、设备老化、作业工队人员年龄偏大等情况,孙新杰统筹协调推进试点工作,高标准完成了2万亩可持续经营试点任务,受到了森工集团和公司领导的高度评价。
 
 
以身作则,弘扬廉洁之风
 
  作为支部书记,孙新杰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他每年组织全体技术人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严格要求技术人员按照森林经营各项技术规程和调查设计进行中间指导和作业质量验收,坚决杜绝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问题。
 
绿富同兴,共绘美好蓝图
 
  2020年栽种的沙棘林如今已硕果盈枝,每到冬天,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一串串橙红的沙棘果格外夺目。职工们采摘果实,开发制作成沙棘饮品,成为电商爆款。当看到巴图大哥用卖沙棘果的钱给女儿买了新棉衣时,孙新杰深刻理解了他们种下的不仅是树,更是老百姓的金饭碗。
  从“砍树人”到“看树人”,从“林业经济”到“生态经济”,变的是发展理念,不变的是共产党人绿色报国的初心。孙新杰和像他一样的绰尔森工公司干部职工,把42万公顷的生态功能区当作绽放青春的舞台,舍小家、顾大家,勇于担当、勇于实践,用心血和汗水守护和发展着祖国北疆的生态绿色长城。
  如今,在绰尔森工公司从古营河到敖尼尔沿线的景观绿化造林建设工程中,创新采用“三季有景”的混交模式,云杉、樟子松作背景,山丁子、稠李等花灌木呈带状交错,沙棘灌丛铺底,这条“百里画廊”已成为游客拍照的打卡地。每当旅游大巴驶过时,司机师傅总会特意鸣笛,这是林区人独有的致敬方式,也是对孙新杰和所有林业人辛勤付出的最好褒奖。
  (吴昊)
 
  责任编辑:院宇琁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