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
更多封面
首页 > 基层频道 > 劳模视窗

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力 【劳动者之歌】太行山里的“新愚公”

发布时间:2022-05-26

  

  李保国已去世6年,他的手机依然保持着24小时开机状态,方便太行山区的村民联系。值守这部手机的是他的妻子、“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郭素萍。

  “我们服务团队将继续发扬‘新愚公’精神,让更多的村民富起来。这既是团队的奋斗目标,也是对保国的最好怀念。”郭素萍说。

  “家”安在太行山区

  1981年,李保国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一头扎进太行山区,和同事们一起开始了山区开发研究。

  为改变河北省山区“旱、薄、蚀、穷、低”状况,实现山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李保国带领团队每年200天以上活跃在山区一线。他与课题组同事选择了极度贫困的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开始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实践研究。

  前南峪村位于深山区,土壤瘠薄、干旱缺水,村民生活贫困。李保国夫妻带着不满周岁的孩子来到这里。村民郭全生回忆说:“他们一家人,在两间简陋的石板房里生活了13年。”

  把“家”安在太行山区,李保国和团队让这里荒山披绿、花美果丰。昔日贫瘠的太行丘陵地区,如今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花果山”。据统计,仅苹果种植这一项,村民人均年收入就从不足百元增长到3万多元。

  35年间,他带领团队帮助10余万名村民脱贫致富,140万亩荒山披绿,使山区增收35.3亿元。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探索出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山区发展之路,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李保国太行山区精准扶贫模式”。

  2016年4月10日,58岁的李保国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去世。

  李保国离开了他深爱的太行山区,这里的村民却永远怀念着他。 2017年秋天,河北内丘县岗底村村民杨双奎选出4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摆放在李保国墓碑前。他说:“保国老师,老果园改造成功了!”

  事业还将继续下去

  李保国手机里存有900多个手机号,其中,近一半是果农的。如今,他的手机仍然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接听电话的换成了他的妻子郭素萍。

  在李保国逝世后的第3天,郭素萍强忍悲痛,率领30余人组成的团队,继续他未竟的事业。“太行山区的事业还要继续下去。”郭素萍说。

  得知团队被授予2022年“全国工人先锋号”时,64岁的郭素萍正在常驻的内丘县岗底村工作。现在,她每年有近300天在农村工作、生活。

  岗底村有苹果园3500亩,第一批果树已有30年的树龄,需要换代。郭素萍带领团队扎根这里,继续“重茬大树苗建园”试验,并取得亩产2881.1公斤苹果的好收成,亩收入可达2.3万元以上。岗底也因此成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