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
首页 > 基层频道 > 经验做法

聚焦“工会枫桥”奏响劳动关系“和谐曲”——杭锦后旗总工会推进劳动争议多元化解

发布时间:2025-04-11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

  

  近年来,杭锦后旗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按照中国工会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坚决守牢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底线,持续推进工会法治建设发展,积极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断开创工会法律工作新局面。
 
筑牢政治安全防线,夯实劳动领域稳定基础
 
  组织召开全旗劳动领域维护政治安全工作座谈会,全面梳理劳动领域政治安全隐患图谱,建立风险防控清单,强化责任落实机制;创新建立三级预警体系,形成“定期研判+即时报告”双轨运行模式,每月完成6家企业风险排查工作,建立劳动关系监测工作台账,形成劳动关系发展态势监测和分析研判报告。
  实施“阳光协商”工程,通过“线上公示+线下督导”双轮驱动,在工会门户网站建立集体合同公示专栏,公众号发布集体协商“要约行动季”提示函,组建“1+2+”专业化指导团队(专职1名、兼职2名),开展“订单式”协商服务。全年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14份,覆盖职工3198人,行业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1份,覆盖职工156人,签订区域工资专项集体协商合同9份,覆盖职工3291人。
  建立“培训-发函-整改-复核”监督闭环。实施劳动法律监督员培训工程,实现9个乡镇95个基层工会监督网络全覆盖;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3· 15”消费者权益日、女职工维权月等重要节点为契机,开展农牧民工、新业态群体公益法律服务等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2场,受众职工2000余人次;联合司法部门组建“法治诊疗团”,深入10家企业开展合规性审查,出具个性化“法治体检报告”10份,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完善多元解纷体系,创新争议调处机制
 
  研究制定并下发《杭锦后旗总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实施办法》,推动基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挂牌成立“劳动争议诉调工作室”,并入驻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不断推动劳动争议诉调对接、矛盾纠纷化解为一体的“劳动争议”纠纷化解平台。2024年以来,共接待职工来信来访来电31人次,法律援助1起,涉及职工21人,涉及金额7.8455万元;对接劳动争议诉裁调机制成功调解劳动争议案件9起,涉及职工38人,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30.436万元。
 
共绘诉源治理新“枫”景,同筑矛盾化解连心“桥”
 
  大力实施重点群体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广泛开展“劳动筑梦·法治相随”、“尊法守法·携手筑梦”主题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强化服务举措,创新服务方式,有效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农牧民工法治素养。
  用好“1”个平台,充分发挥“12351”职工服务热线的“连心桥”作用,构建“+N”模式,变工会“独唱”为多方“合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工会信访工作责任体系,及时解决职工信访突出问题,加强工会法律援助工作,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困难职工、农牧民工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集中开展工会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参与劳动争议调解、法律援助等综合性法律服务,引导广大职工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依法理性表达诉求。
  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减压阀”,杭锦后旗总工会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先、预警在先、预防在先,为广大职工打造维权服务新矩阵,逐步实现“事后调解”向“事前防范”转变,形成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更多的职工真切感受到工会组织“娘家人”的关怀与温暖。(赵若薛)
 
  责任编辑:吾日晗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