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
首页 > 基层频道 > 匠心筑梦

甜糯玉米田里的 “科技新农人”——记全国劳动模范、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昌隆玉朱种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丽丽

发布时间:2025-07-08 来源:兴安盟工会
 
  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郭丽丽宛如一颗闪耀的星辰,以非凡的勇气与智慧,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踏出坚实且璀璨的足迹。身为科右前旗昌隆玉朱种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她怀揣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与炽热责任,引领着一方土地走向繁荣,让乡亲们迈向富足生活。
 
科技为翼,驱动甜糯玉米产业腾飞
 
  她深知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甜糯玉米产业的布局上,她积极引入前沿科技与创新理念。在种植环节,她主动与国内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引入最新选育的23个优质甜糯玉米新品种,开展100亩大规模试验种植。在漫长的试种过程中,她与团队日夜坚守,仔细观察玉米生长的每一个细微变化,精准记录各项数据。经过反复比对和深入研究,成功筛选出3个极具潜力的优质品种,并探索出与之配套的先进栽培技术,为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提升产品品质筑牢根基。同时,为了让农业生产更加科学、高效,郭丽丽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先进的科技型农业智能辅助设施。田间地头,杀虫灯闪烁着光芒,守护着作物免受虫害侵扰;小雨农智系统实时监测气象变化,为农事活动提供精准预警;土壤检测仪则精确分析土壤状况,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这些设施的运用,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为农作物茁壮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加工方面,合作社配备了鲜食玉米收割机、剥皮机、全自动真空包装机等一系列先进设备,日加工能力可达15-20万根。不仅如此,郭丽丽还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兴安盟农研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产品加工所携手合作,成功推出玉米须茶这一创新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合作社的产品线,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产业联动,引领乡亲共赴富裕路
 
  过去几年,在郭丽丽的带领下,合作社的甜糯玉米种植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种植面积从最初的300亩迅速扩张至2000亩,产量大幅增长。为了确保甜糯玉米的品质与新鲜度,郭丽丽创新性地将工厂建在田间地头。这一举措成效显著,玉米从采摘到加工的时间从原来的平均3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极大程度保证了玉米的鲜嫩口感和营养成分,损耗率降低了5%,同时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合作社的经济效益,更让乡亲们成为最大受益者。超过200位原本依靠传统耕种艰难维持生计的村民,在她的带动下走进工厂,成为熟练的产业工人。其中90%的村民实现了收入的显著增长,平均月收入提高了5000元。此外,合作社还通过多种方式带动农户增收。以高于市场价2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农户土地,让农户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与周边1000余户农户签订订单,为农户提供种子、技术指导等支持,并以高于市场价格统一回收产品,带动户均增收5000元。同时,合作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7个村提供村集体经济分红,每年分红金额达28.25万元,让更多乡亲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绿色转型,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在追求产业发展的同时,郭丽丽始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在鲜食玉米种植过程中,她从选种源头严格把关,选用适应本地环境且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质种子,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生态环保。在土壤管理方面,郭丽丽摒弃传统化学肥料,大力推广绿肥种植和农家肥堆制还田技术。通过种植紫云英、苜蓿等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将牲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进行堆制发酵,转化为优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郭丽丽还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将鲜食玉米采摘后的秸秆变废为宝,加工成牲畜养殖的优质饲料。牲畜粪便经过处理后,又作为有机肥料回归田地,实现了农业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种绿色种植模式,不仅使合作社的鲜食玉米凭借绿色、生态、优质的特点在市场上脱颖而出,销售价格相比普通大田玉米提高了150%,销售量逐年稳步增长,市场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还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农文旅融合,唤醒乡村新活力
 
  为了进一步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郭丽丽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她精心打造了玉米主题生态农产品研学体验中心,该中心集农业科普、农事体验、农产品展示销售等功能于一体,成为传播农业文化、展示乡村风貌的重要窗口。同时,郭丽丽策划了多期鲜食玉米采摘节方案。采摘节期间,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民俗表演中,演员们身着特色服饰,演绎着与玉米有关的传说故事,仿佛将人们带回童年围坐听故事的美好时光;玉米手工艺制作活动,让游客们用玉米皮编织小辫子、制作小玩偶,重拾儿时的创意与乐趣;农家乐里的玉米美食,更是唤起人们对童年灶台边偷吃玉米的美好回忆。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旅游资源,为乡村带来了人气与活力,还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郭丽丽成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温暖之行 彰显企业担当
 
  在疫情肆虐的艰难时期,郭丽丽心怀大爱,带领合作社员工不顾严寒,积极捐赠物资。他们将一箱箱饱含深情的甜糯玉米送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捐款及物资价值超十万元,为抗击疫情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彰显了企业的社会担当。郭丽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新农人的担当与奉献精神。她用智慧和汗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创造奇迹,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乡村建设。在她的带领下,乡村的未来必将更加绚丽多彩,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来源:兴安盟工会
 
  责任编辑:院宇琁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