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
首页 > 基层频道 > 匠心筑梦

检修路上“排头兵”——记自治区劳动模范、内蒙古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矿山机电设备检修公司副总工程师郭景利

发布时间:2025-07-03 来源: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


  郭景利,现任内蒙古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矿山机电设备检修公司副总工程师。十七年来,他扎根检修一线,用执着与热爱浇铸匠心,先后荣获“集团公司百名奋斗者”“通辽市五一劳动奖章”“内蒙古公司劳动模范”等十余项荣誉。2025年获评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

  在尘土飞扬、机器轰鸣的矿山机电设备检修前沿阵地,总有一个身影格外醒目。他手持图纸穿梭于设备之间,眼眸中闪烁着对技术的执着与热爱。他就是郭景利,一位用十七年时光,将平凡岗位雕琢成璀璨勋章的新时代劳模。
 
在检修岗位上淬炼成钢
 
  2008年,刚踏出大学校门的郭景利,一头扎进了矿用电铲检修一线。八年如一日,他与重达百吨的电铲朝夕相处,沾满油污的工装、磨破的手套,见证着他完成30余台电铲大修任务的艰辛历程。当WK-10B电铲行走系统频频“闹脾气”,像倔强的老黄牛般故障不断时,郭景利化身设备医生,日夜泡在检修车间。他趴在冰冷的履带旁,手电筒的光束扫过齿轮的每一道纹路;他在图纸上反复推演,草稿纸堆成了小山。
 
▲郭景利在工程车间开展日常检查
 
  最终,他大胆提出“独立驱动”改造方案,把原本如同被锁链束缚的双电机同步驱动,用精密的行星减速机替代笨重的传统齿轮传动。这一妙手回春的革新,让行走故障发生率如断崖般骤降80%,单台电铲每年节省60万元成本,设备出动率也提升了13%。六年里,他如同不知疲倦的发明家,申报6项专利、完成30余项小改小革,让冰冷的设备焕发智慧的“生机”。
 
在管理岗位上创新突破
 
  2017年,郭景利走上管理岗位,成为焊接车间副主任。刺鼻的焊烟在车间肆意弥漫,刺痛着每一位工人的双眼和喉咙。郭景利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带领团队开启了长达8个月的“突围之战”,实验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终于,“焊接烟尘除尘系统”横空出世,成功将车间粉尘浓度牢牢控制在国家标准之下。每年40余万元的环保治理费用节省,不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对员工健康的坚实守护。
 
▲矿山机电检修公司设备检修现场
 
  作为党支部书记,他创新组建“党员技术攻关队”,队员们就像紧密咬合的齿轮,围绕结构件焊修效率难题,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堡垒,推动车间生产效率提升20%,所在党支部连续三年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耀。
 
在技术革新中引领未来
 
  调任生产技术部主任后,郭景利如同敏锐的“行业猎手”,精准捕捉到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他以办公室为战场,挑灯夜战完善设备包机机制,每一条规定、每一个流程都凝聚着他的心血,最终让设备合格率稳稳达到95%。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向国内首条无人托辊生产线发起冲锋。无数个日夜,他们与机器人、AGV小车“对话”。当生产线成功投产,用工减少60%、劳动强度降低70%,成为公司转型发展的强力助推器。2023年兼任安全总监,郭景利又化身为“安全卫士”,创新推出“黑红旗”评比、承包商“一体化”管理等机制,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他主导研发的起重机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通过11项智能模块时刻守护着吊装作业的安全,为企业本质安全筑起坚不可摧的科技“防火墙”。
 
▲郭景利与团队研发的智能焊接机器人
 
在平凡岗位上铸就不凡
 
  从青涩的检修学徒到沉稳的副总工程师,郭景利完成了一次次华丽蜕变。他常说:“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办公室里,那件洗得发白却永远整洁的工装,随时准备迎接检修现场的召唤;抽屉中,密密麻麻的设备图纸,记录着他无数个创新的灵感;手机24小时待命,仿佛是他与设备之间的“生命纽带”。
  如今,身为公司副总工程师的郭景利,依然奔波在检修现场与研发一线。他的脚步从未停歇,眼神依旧坚定。他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精密仪器,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每一滴挥洒的汗水,都折射出劳动最耀眼的光芒,照亮矿山机电设备检修的前行之路。
  来源: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
 
  责任编辑:院宇琁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