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
首页 > 基层频道 > 匠心筑梦

毫厘之间定乾坤,九霄云路见匠心——记自治区劳动模范、内蒙古自治区民航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地面服务部配载调度室配载员崔健

发布时间:2025-07-02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配载调度室里,三块显示屏如同跳动的数字海洋,密密麻麻的航班数据如流水般倾泻而下。崔健的目光如炬,指尖在键盘上飞速跳跃,时而停顿,笔尖精准地落在本子上记录关键数字。这看似平凡的“斤斤计较”,却维系着钢铁巨鸟每一次起落时微妙的重心平衡,关乎数百生命悬于九天的安危。从2005年初入职场的青涩值机员,到如今独当一面的首席配载员、运输业务专家,崔健用二十年的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安全答卷。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从 “门外汉” 到 “活手册” 的蜕变
 
  配载平衡工作,是一项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兼顾客、货、行、邮运输要求及航班运行效率的核心岗位。飞机的重心位置、载重分配等每一个细节,都关乎飞行安全。初入职场的崔健,近乎痴狂地投入,同事归家后她仍苦读,宿舍灯光下她默背指令、模拟突发。这份近乎偏执的韧劲,让她迅速蜕变为同事心中的“活手册”——难题当前,她总能洞穿迷雾,直指核心解决方案。一直以来,崔健的工作严谨到极致,每一次配载计算、重量分布、重心调整,她都确保数据精准无误。正是这份高度的责任感,让她在二十年的工作中,从未出现一起因个人差错导致的安全事故。
  多年来,民航业的主流机型不断更新迭代,操作流程也随之升级,但崔健对每一项操作指令、每一份舱单图纸都烂熟于心。每当有新机型投入运营,她总会第一时间认真绘制载重平衡图,反复分析机型在不同装载情况下的重心变化。“绘制舱单是工作的基础,每一个数字、每一个符号都不能混淆。”她常对新人说,“只有把基础打牢,当航班出现特殊情况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迅速做出判断。”配载室的墙面上,挂着一组四字箴言,那是她和团队根据多年经验教训总结的工作口诀。崔健指着箴言郑重地说:“配载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数据的错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源于她对生命的敬畏。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崔健主动请缨参与救援航班保障工作。那段时间,她仔细核对舱单、调整载重,为了尽可能多地运送救援物资,她时刻与机下监装人员沟通舱位情况,更多时候直接守在机坪上,现场核对装载重量,细心协调每一批物资的装载顺序。“当时几乎忘记了疲惫,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确保每一架航班安全起降,让更多物资尽快抵达灾区。”时隔十七年,回忆起那段经历,崔健的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这种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正是她对“安全”二字最生动的诠释。
 
 
匠心筑梦,创新不止:在数据与代码中破解安全密码
 
  敬畏催生创新。她常思忖:“流程能否再优化?操作能否更高效?”2021年,呼和浩特机场成为新一代LDP系统试点,崔健勇挑测试重担。很快,她敏锐揪出一个致命“幽灵”:经停旅客反复减客、再加客的操作中,旅客数据不匹配会导致电子舱单“难产”。她立即牵头攻关,建立专项沟通群,昼夜与研发人员测试、反馈、碰撞思路。一面深挖系统设计逻辑,一面提出实战优化方案,最终驯服了这只影响安全的“拦路虎”。她还贴心地整理出系统使用手册,如今该系统运行效率已大幅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崔健还带领同事们仔细梳理航司手册中有关配载差异化的内容,制成了配载速查手册。这本手册涵盖了呼和浩特机场代理的30余家航司、上百项具体内容,极大地缩短了配载工作的时间。“配载员的工作虽然不直接接触旅客,只是坐在电脑前与数据打交道,但数据背后肩负着安全的重责,一点都马虎不得。”崔健常说,“每架飞机起飞前,其实真正留给我们计算的时间只有十几、二十几分钟,我总琢磨着如何优化工作流程,让操作变得更加高效,因为每节省一秒,就可能为安全多一份保障。”
 
薪火相传,匠心育人:从 “独行侠” 到 “领路人” 的角色升华
 
  “一个人的进步,带动不了整个队伍的成长,唯有薪火相传,才能让团队变得更加强大。”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崔健从2006年起就投身教培工作,通过层层选拔成为北京空港地面服务有限公司的兼职内训师。此后,她多次参加内蒙古机场集团和首都机场集团的内训师风采大赛,并获得一等奖、个人三等奖等荣誉。利用业余时间,她通过民航局考核,获得危险品运输教员资质,并成功晋级为对外Ⅱ级教员,如今担任内蒙古机场集团三星级内训师,积极推动安全培训工作走深走实。
  在课程开发上,崔健倾注了大量心血。她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开发设计了《载重平衡风险防控》《危险品应急基础知识》等15个课程,其中《危险品应急基础知识》有效填补了集团公司“危险品应急基础知识”培训的空白。她还参与编写了《危险品基础知识》等教材,为行业培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累计2500余课时的授课时长,不仅是数字的积累,更是她对民航事业的倾心付出。
  她的课堂不仅在教室,更在机坪上、机舱里。她要求新配载员:“必须亲自爬一爬货舱!只靠系统里的理论,做不了真正的判断。”她把保障现场变成实训场,预设风险点,先观察徒弟操作,再剖析思路优劣。“只要我有一点纰漏,师傅对我毫不客气。”正是这种“不客气”,让她的徒弟仅用三个月便能独立放单,甚至有人被聘为集团初级讲师。2023年,她带领团队在首都机场集团配载岗位安全能力比武中勇夺“综合能力干线组二等奖”。
  在崔健看来,培养新人不仅是传授技能,更是传递责任与敬畏。她常说:“配载工作责任重大,只有始终怀着敬畏之心,在航班保障时才能考虑得更加周全,在现场工作中更精心,把专业工作做到更好。”这种对职业的虔诚和对传承的重视,让她成为团队中当之无愧的 “领路人”。
 
 
匠心如磐,初心不改:荣誉背后的坚守与担当
 
  过硬的技术和无私的奉献,让崔健赢得了诸多荣誉:两次自治区技术能手、首都机场集团首届配载员职业技能竞赛个人全能奖、首届中国民航配载岗位技能大赛个人综合二等奖、内蒙古机场集团运输业务专家、首席配载员、自治区劳动模范…… 面对这些荣誉,她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配载工作责任重于泰山,这些荣誉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鞭策。”崔健说,“尽管我们工作在后方,甚至鲜少有人了解这份工作,但我觉得每一次航班安全起降,都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褒奖。”
  二十载风雨兼程,崔健将个人成长融入行业进步,用责任和专业筑牢飞行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她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有日复一日的“斤斤计较”;没有波澜壮阔的英雄事迹,只有对每一组数据的精益求精。如今,走进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配载调度室,崔健依然专注于面前的显示屏,指尖在键盘上飞舞,笔杆在本子上穿梭。她用二十年的时光证明:所谓匠心,不过是对一件事的专注与热爱,是对一份责任的坚守与担当。那些在她指尖流淌的精确数据,那些凝结着心血的舱单图纸,正是她献给万里银燕最深情的护航乐章,也是一位民航匠人对 “安全” 二字最厚重的承诺。
  (文/图 马明瑄)
 
  责任编辑:院宇琁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