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纬123°11' 06″— 50°34' 13″郁郁葱葱的圃区中,有一群身着工装、手执育苗铲的“绿色园丁”——吉文森工公司苗木绿化分公司女职工种苗培育团队。10年来,这支由女性组成的队伍扎根圃区一线,她们以“播撒一粒种、育活万棵苗”的工匠精神,累计培育优质苗木8000多万株,为林区退化林修复、生态脆弱区造林、植被恢复、城市绿化提供种苗保障。先后获评“工人先锋号”“林区五一巾帼标兵岗”“林木种苗工作先进单位”“内蒙古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兴安脊梁”“先进苗圃”等荣誉称号,她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新时代林业女性的担当。
扎根林海守初心,匠心打造“绿色生命线”
面对“西伯利亚红松天然更新能力差,资源逐渐减少”的技术瓶颈,苗木绿化分公司女职工种苗培育团队对西伯利亚红松的栽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建立起从种子处理、土壤消毒到水肥管理的标准化流程。为了攻克西伯利亚红松发芽率低的难题,凌晨三点的大棚中那盏昏黄的灯依旧亮着。技术员刘春香轻轻地摇晃着背上的婴儿背带,刚刚满周岁的女儿在她的肩头酣睡,小脸被育苗补光灯映的泛红。而她左手握着温湿度记录仪,右手熟练地在苗床间穿梭检查——这是她产后返岗的第27天。经过连续3个月的不懈努力,一张张温湿度数据记录笔记中,展现出了她们的成果。她们成功地创新了“低温层积催芽+覆膜保湿”技术,使出苗率从不足40%提升至80%;她们采用喷洒噁霉灵溶液,防治立枯病,有效地提高了保苗率;采用大棚条播的方式保证了西伯利亚红松苗木的成活率,经过她们日夜奋进的努力,成功地提高了西伯利亚红松的成活率,缩短了西伯利亚红松苗木生长的周期。近五年来,她们累计培育西伯利亚红松、东北红松、云杉等生态造林苗木5000多万株;黄波椤、榆树、水曲柳等绿化树种100多万株,她们用行动诠释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责任和担当。
时代赋能、团结奋进,积极打造经济林果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女职工种苗培育团队积极响应“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号召,将苗木培育与经济效益深度融合,几年来,通过她们的“巧手”努力,使得吉文森工公司共建成了占地约500亩的经济作物示范区,开创了“生态修复+特色种植+订单收购”的新型绿色发展模式。针对有效防治北五味子的病虫害,提高北五味子产量和果实质量的难题,她们坚持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中优先采用农药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的方法,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手段。配置农药比例,采用最小剂量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实现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突破技术难点。实现病虫害防治前产量每亩大约100—120斤鲜果,病虫害防治后每亩产量大于200斤鲜果。产量提升60%、每亩地产量提高约640元。2018年《北五味子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技术查新报告”;2023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质量管理小组三等质量科技成果。为打破蓝靛果、沙棘等野生资源枯竭困境,团队“晨星未落肩头露,工影已随圃耕耘”深入圃区从施肥、播种到除草窖苗,每一项工作都循规蹈矩,她们深知只有培育出优质壮苗才是硬道理。针对苗木扦插生根难的问题,她们对种苗进行嫁接、施肥、盖防草布等工作,成功实现品种改良、驯野为家,从“靠天收”到“工厂化”的革命。2024年蓝靛果、金莲花、北五味子等经济示范类和中药材为公司增创了收入。
攻坚克难,巾帼铁肩“扛起硬任务”
2021年,遭遇洪灾,苗圃面临“保苗攻坚战”。女职工种苗培育团队自发组成“护苗突击队”,白天挖沟排涝保苗,夜间轮流值守监测洪情。大水过后,土壤严重缺肥,苗木极易生病枯萎,她们又凭着育苗经验,化验土壤,为苗木补充化肥、农家肥,为苗木打药防病。7天的时间里共抢救苗木200多万株。
四月的林区呵气成冰,百亩圃区地覆白霜。女职工种苗培育团队跪坐在冻土上,连续20几天,成功完成300多万株苗木装杯任务。日均装杯15万株。指尖遍布血口,膝盖早已肿得无法直立。她们间有70后的老阿姨、有80后的妈妈们,有90后的小姑娘……但从未见有一人有过一句怨言。反之,若你站在圃区的水泥路上,便可以听到苗床间传来的阵阵歌曲声“小苗苗,快快长,长成大树做栋梁……。”
温情传承,柔肩托举“绿色未来”
团队始终践行“传帮带”精神,2024年通过“导师制”培养青年技术员1名,并已成长为圃区技术骨干。她们用无私的带头精神,最先叫响“我帮你”、“让我上”、“看我的”、“跟我来”口号,始终坚守在最前沿、冲锋在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工人先锋号”的真正含义。团队的日益壮大,林木种苗也由最初的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单一育苗树种发展到如今:西伯利亚红松、东北红松、北五味子、大果沙棘、蓝靛果等20余种苗木。她们成功建立起集体组织培养、扦插和根基繁殖技术为一体的野生北五味子、大果沙棘、蓝靛果繁殖技术模式。真真正正地做到让守护林区事业能够代代相承,林区未来后继有林、后继有人。
从“一粒种子”到“一片绿荫”,从“一方苗圃”到“万里青山”,从“生态苗”到“致富树”,从“护绿人”到“兴绿师”,吉文森工公司苗木绿化分公司女职工种苗培育团队以“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让青春在泥土中扎根,让梦想在绿叶间绽放。她们是荒山披绿的“奠基者”,更是生态文明薪火相传的“播种人”,她们用实际行动让北五味子的红果、蓝靛果的紫浆、沙棘的金芒、金莲花的灿黄,化作绿水青山间绚丽的调色盘,她们用“方寸幼苗”传递“巾帼风情”,用巾帼匠心,育山河常青!(谭梦瑶)
责任编辑:吾日晗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