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
首页 > 基层频道 > 创新创业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职工创新 工作室激活创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04-18 来源:阿拉善高新区工会

  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工会以“职工创新工作室”为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筑平台:劳模领衔,打造创新“先锋队”。高新区工会坚持“以劳模带团队、以创新促发展”的理念,打造和培育自治区及阿拉善盟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10个,拨付补助金30余万元,覆盖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孙昇中劳模创新工作室由自治区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孙昇中领衔,吸纳青年技术骨干、一线职工组成创新团队,形成“传帮带”人才培养链,团队合作十余年,实力卓群、专业配套、理论扎实、实践纯熟,并拥有丰富的技术及项目储备,成功孵化“圣氏化学氮化学及药物中间体创新研发共享孵化中心”,推动多项下游产业创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强攻坚:技术突破,破解行业“卡脖子”难题。工作室聚焦产业痛点,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累计完成创新成果134项,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49项,节约及创造经济价值29160万元,通过“名师带徒”“技能比武”“微课堂”等形式,培训职工1083人次,开展师带徒492人次。王亚许创新工作室带领技术团队建立健全了完备的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办法,设备利用率提高了20%,经过半年闪蒸研磨研究、多次改造后,产品达到出口标准,受到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填补了国内烘干的空白,每年为公司创外汇200万美元。
  育人才:薪火相传,锻造技能“生力军”。工作室不仅是技术攻关阵地,更成为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乌斯太热电厂青年职工创新工作室,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人才需求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发展规划,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和方向,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才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团队结合生产现场进行技术创新,成功打造了多个具有影响力的创新项目,《水浸式捞渣机链条、驱动轮链齿在线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19年度电力职工技术创新二等奖、荣获中国设备管理协会2020年第四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聚焦建强人才链,服务产业链,聚力打造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制度优势和政策红利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助推人才引育工作有序健康发展。目前,建成科研平台32类144家,建设3000平米双创孵化中心,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26名,培育高技能人才2420名。通过“名师带徒”、“技能比武”、“微课堂”等形式,培训职工1083人次,开展师带徒492人次,进一步激发一线职工创新潜能。(阿拉善高新区工会)
 
  责任编辑:吾日晗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