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林西县总工会积极打造“织女技能培训课堂”,通过系统化培训使学员掌握编织技艺后,可无缝对接手工坊的订单生产体系。通过“工会搭台、技能赋能、产业聚力”的联动模式,打造“厂家派单——工坊接单——居家生产”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这一模式不仅帮助妇女群体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更让传统手工艺焕发了新生机。
近日,林西县总工会走访调研了籽籽“铜”心手工坊,展示架上摆放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手工编织品,大家围坐在一起,左手捏线,右手持针,正忙着钩织毛线玩偶,赶着客户预定的订单,她们正用灵巧的双手将一团团毛线“变身”成一朵朵绽放的“致富之花”。
“经过县总工会四天的编织培训,我掌握了一定的编织技巧,现在又加入了籽籽“铜”心手工坊,利用闲暇时间就过来接订单,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真的很感谢县工会和手工坊给我们搭的这个平台”单大姐边钩毛线边说。“在家照顾孩子的间隙就可以进行编织,一个月能多赚一千多块钱呢!”一旁的织女们说道。
手工坊负责人介绍:“只要爱好钩织,有创业意向的都可以加入手工坊。经过三至四天的培训,学员们就能掌握编织技能并开始承接订单赚零花钱了。”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新手学员利用业余时间编织一些玫瑰花、发圈、小熊、西瓜等小饰品,虽然单价在几元左右,但每天制作十余件作品,也能稳定获得五六十元的额外收入。学员每个月收入基本能达到500-5000元不等。后期,手工坊将加大和县总工会合作力度,共同架起“培训+就业”桥梁,为当地妇女开辟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截至目前,县总工会累计组织开展7期手工编织技能培训班,为近200名织女构建起了“培训+就业”的服务体系,不仅解决了妇女们“顾家难就业”的现实困境,更让她们在飞针走线间编织出自立自强的精彩人生。这种“授人以渔”的帮扶模式,正助力更多妇女在乡村振兴中找到自我价值,实现从技能提升到人生出彩的美丽蜕变,让更多妇女在“家门口”端稳“致富碗”、走实“共富路”。(李雪)
责任编辑:吾日晗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