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海发电公司作为地处北方的能源企业,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一湖两海”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保护岱海湖生态环境、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一是搭擂台、搞竞赛,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
搭擂台、搞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干,着力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为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自2017年起,岱电工会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核心需求,每年组织开展主题技能竞赛,聚焦系统运行优化、设备检修强化和机组能耗水耗降低等重点难点,将空冷系统节水优化、中水回用深度处理、雨水高效收集利用等实际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作为竞赛主要内容,引导职工立足岗位钻研技术、攻坚克难。2025年先后承办内蒙古自治区发电集控值班员职工职业技能比赛及“京能杯”燃煤机组集控运行检修职工技能竞赛,为行业技术交流和能效提升提供了平台。
二是工人当主角,充分发挥职工创新工作室引领作用。
技术要革新,人才是根本。以职工创新工作室牵头,积极与属地各级环保部门、京能集团系统和全国电力系统的先进企业调研、学习,持续培养节约用水、化学水处理方面的技术尖兵。针对凉城县污水处理厂中水刚来的时候水质不太稳定的实际情况,岱海电厂充分发挥“师带徒”作用,“老师傅”带着“青工”一起上,经历反复试验,不断优化流程,既节约了水资源,又提高了入炉水质。经过多年累积,企业职工提出的节能降耗“金点子”30余个,助力企业增效益。
三是树典型、建机制,让工人有干劲、有奔头。
绿色转型,工人是主力军。充分总结实践经验,多次向公司党委提出意见建议,助力岱海发电公司逐步建立了管理人才与技能人才晋升双通道,并将劳动竞赛、技术创新的成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我们大力选树在节水减排、技术革新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近年来,1名员工被评选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5名一线工人被评为集团级先进工作者,10余名技术能手获得“岱电工匠”称号。这几年,光通过竞赛和创新脱颖而出的,就有10余位工人兄弟走上了更重要的岗位。
四是投改造、促升级,推动绿色转型见实效。
投资近30亿元,对四台机组实施全面节能减排改造,在国内首次实现湿冷改空冷、亚临界汽轮机跨代升级等重大突破。改造后全部机组采用空冷技术,年耗水量大幅减少至改造前的四分之一,显著降低对水资源的依赖。为彻底消除对岱海湖生态的影响,电厂建成中水回用系统,主要使用污水处理厂中水,并辅以水库排水和雨水,完全取代岱海湖水和地下水,实现生产用水与湖泊的物理隔离。该系统每年可节约湖水约959万立方米、地下水160万立方米,生态效益显著。同时,电厂配套建设中水深度处理车间和调蓄水池,保障了水质安全和稳定供应,全面构建起厂内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扎实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岱海发电从依赖岱海湖水到实现彻底的“物理隔离”,每一步靠的都是实打实的技术改造和系统建设。下一步,将继续聚焦节水降耗和资源循环利用,重点推进中水回用系统优化、雨污资源化利用等工程,持续降低取水依赖和水资源环境影响。岱海发电愿与各位一道,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扎实行动、贡献实效,努力打造绿色燃电新标杆。
责任编辑:院宇琁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