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包头市九原区人才技能创新交流大会暨“九原劳模工匠助企行”现场观摩会在新材料产业园区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举行。
访谈交流环节打破常规分享模式,5位行业领军者以“故事+思考+建议”的立体表达,带来一场直击人心的“精神洗礼”与“智慧碰撞”。
大国工匠卢仁峰以“独手焊出钢铁魂”的经历,诠释“把产品当艺术品,把岗位当战场”的坚守,其参与制造的九三阅兵装备故事,让“国家荣誉高于一切”的信念深入人心;面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提问,他直言“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的执着,更是敢闯敢试的创新”,寄语青年技工“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平凡岗位也能造不凡”。
全国劳模考然回忆九三阅兵观礼经历时动情表示,代表全国劳模、代表包钢、代表产业工人参加阅兵观礼非常自豪,这份荣誉感成为他带领团队攻克包钢多项技术瓶颈的“动力源”;在谈及“传帮带”时,他提出“建立‘师徒结对+项目攻坚’双机制”,让技能传承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
包头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丽丽分享了从上海扎根包头的抉择:“西部有芳纶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九原区‘保姆式’的营商环境让我们能安心搞研发”,其团队研发的国内首条有色间位芳纶制备新方法让“九原智造”站上行业高地;她鼓励女性科技工作者“以专业实力打破性别偏见,在科技攻关中绽放光芒”。
获得包头市五一劳动奖状的盈德气体企业董事长以“纳税大户”“续签神华煤化工合作”为切入点,揭秘企业发展密码:“以工会为纽带,建立‘创新提案奖励机制’,去年职工提出的多条技术改进建议,为企业节省成本超千万元”;在社会责任层面,他提出“企业要做地方发展的‘合伙人’,既要创造经济效益,更要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金牌师徒潘振宁创新“党性教育+技能传承”模式,其培养的徒弟付斌不仅成为技术骨干,更成长为党员先锋;面对传统行业转型挑战,他提出“既要守住‘老手艺’的匠心,更要拥抱‘新技术’的创新,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访谈尾声,《弘扬“三个精神”,争做新时代工匠》倡议书字字铿锵,唤起全场共鸣;“金点子意见箱”收集的86条建议,涵盖人才政策优化、产业协同发展、技能培训升级等多个领域,成为九原区下一步工作的“宝贵参考”,为全市技能人才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访谈结束后,参会人员走进九原区黑灯实验室、神华煤化工、光威企业,近距离感受区域产业发展的“硬实力”。在黑灯实验室,自动化生产线24小时高效运转,展现“九原智造”的科技含量;在神华煤化工,绿色生产技术与循环经济模式,诠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光威企业,高端碳纤维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彰显九原区在新材料领域的“领先优势”。实地观摩让参会者对九原区产业布局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为后续合作与创新埋下“伏笔”。
责任编辑:院宇琁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